到自己的身上,道,“好了,撇开这个问题,我们得将话题重新转回到刚刚的问题上了的身上了。”
估算着这堂课里所剩不多的时间,杨雪也不再去等待学生们各抒己见,直接说道:“我问你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你们给我的理由有百十种。可是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一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你们为什么要学习?我希望你们学习是为了中国而学习的。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用你们的知识为中国造出枪、支,造出大、炮,造出各类医学用药……你们会为正水深火热的中华建设一个新纪元,你们会同我一样,为着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着。之后,各自拥有一片锦绣前程……”
“叮铃铃铃……”
下课铃声响起,杨雪满含期待与希冀的望着讲台下的众人:“我为大家上的这堂课,或许同大家上过的许许多多的课都不一样。我不教你们如何学习,不教你们该学习什么。我只希望教给你们一个学习的理由,让你们明白自己在为什么而学习——爱国、思考、奋斗、勇往直前,这便是我要教你们的全部!”
话音结束,雷动的掌声刹那便响彻了整个教室。
杨雪在掌声中同孙钟山、宋青龄和小李一同走出了教室。
孙钟山说:“佑亦,我真为自己邀请你来的这一正确决定而感到高兴!”
宋青龄说:“先生,我为中国有您这样一位女性而自豪!”
小李说:“先生,我一定要将您的这一堂课撰成一篇文章,发送电报给《公报》报社,这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定会引起全国的骚动的!”
但对于他们的盛赞,杨雪却仅仅是宠辱不惊的抬起头淡笑着对他们回了一句:“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在收回目光之时,她无意间垂首瞥见手中的那串莹白的东珠,却发现其中的一颗不知从何时起,竟已开始转红。这时,她方恍然——
原来,在她没有察觉的时候,她的任务早已完成大半……
“两位先生,我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张钟麟,字灵甫,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两位。”他抿着唇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总算是抬头满眼茫然的望着杨雪和鲁讯道。
杨雪怔了怔,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在方才的课堂上问,却仍旧耐心的笑了笑:“你问。”
“读书何用?”张钟麟问。
读书救国。
杨雪和鲁讯几乎是同时,心中出现了一样的答案。但他们却都未将答案说出口,因为这样的答案,一定也是所有读书人在心中给自己的答案。那么,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定然是有其他的原因的——
“你认为读书无用?”
鲁讯反问,张钟麟却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我在北平参加过许多场的学生运动,却每每都以失败告终。或许是军阀的一声恐吓,或许是他们手里的一杆枪,我们便再也反抗不得。先生,读书何用?我们的笔打不过他们的枪。”
张钟麟再一次发问,杨雪却仍旧没有急着回答。她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抉择,他已经从心底里确认了“读书无用”这一“事实”。那么,相对应的,他其实也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是他还未能肯定罢了。
“你想弃笔从戎?”杨雪猜道。
他的用意其实很好猜,因为他特意说了一句“笔敌不过枪”。但是,当他真的想要从“文”向“武”转变时,他却又感到了一丝的不确定,他急需得到一位他现在所处领域的佼佼者的肯定,譬如杨雪,譬如鲁讯。
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回答杨雪的问题,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反倒十分突兀的又问道:“先生们怎么看待战争?”
一般人在这种时候谈到战争,定然是讳莫如深的,因为中国的国门,正是因为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战争而被迫打开的。在那场战争里,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的,是中国。
杨雪和鲁讯同样沉默了,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两人都是当今中国里,声称“天下无不敢言说之事”之人。
鲁讯首先开了口,他说,所有的战争都是来源于一方的“欲、望”,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国家壮大,希望自己的国家资源充足,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所以,战争,也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