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又在背后嘀咕她,什么老不死的偏心,老虐婆重男轻女……………
叶妈心中安稳了,果然东西是老太太送的,不吱声,是怕人说闲话呢。
所谓人老成精,老太太可不糊涂,她是重男轻女,可是谁家不是这样,她家老大是倒了大霉,娶了那个倒霉媳妇,她是哪都看不上,生不了儿子也就不说了,还是个坏包儿,这事还是老太太偶然间发现的,老太太不喜欢孙女,可也没虐待过孙女,可大儿媳,在老太太这里就是个老鼠样;到她闺女那,又变成老虎,她们家的几个丫头,身上都没一块好皮。
欺负她孙女,老太太能不生气吗,老太太再怎么不喜欢女孩子,那也是她嫡亲孙女,老太太自己欺负的话,也就算了,要是外人欺负她孙女,老太太就不乐意了,所以没分家的时候,老太太每次看到孙女身上的伤,心里就憋火,就会寻大儿媳妇不是,可大儿媳妇受到老太太的压迫,回去又用她闺女撒气,那是又掐又抓又打。
所以叶老太太就因为大儿媳妇不讨她喜欢,所以连带着对大儿子一家都有意见,叶家长期的婆媳矛盾,叶大伯看着天天被他母亲欺负的媳妇,时间长了,自然就倒向着他媳妇这边,心里对老太太也有了不满,这样一来,老太太对老大他们一家自然就更加心冷了。
叶家村四周环山,是一个典型的小山村,位置还很偏僻,想要出去最少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镇上有四个小时的路程,如果去县城要走五个多小时。
出一次山实在是太难了,而且路非常难走,大人还好一点,小孩子走的话就太危险了,叶家村是没有小学的,距离叶家村最近的小学在王家村,叶家村到王家村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如果要去王家村上小学,那一天来回要走五个小时的路,谁家的大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心,放任孩子走五个多小时的山路,所以,叶家村基本上全都是文盲,没有人上过学。
唯一的例外就是叶爷爷,叶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外面闯荡过,识得几个大字,整个叶家村就他一个识字的,所以解放后,组织需要的情况下,他就成了叶家村村长,兼任会计,好歹能写个证明,记记账。
叶家三个儿子,叶大伯跟叶爸对学习都不怎么热衷,倒是叶三叔特别喜欢学习,到了娶媳妇的年纪,老太太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媳妇,叶三叔说他想要一个识字的,后来还真让叶三叔娶到了一个有文化的媳妇儿。
叶三叔自小,就时常看到老太太欺负大嫂,所以他对结婚后的分家一点都不抵触,开开心心和他媳妇搬到新家去了。一开始,老太太不放心小儿子,一天跑个好几趟去看他们,结果,儿媳妇没个好脸色,儿子也不欢迎她,老太太气了个倒仰,你说她这是图个什么呀,所以之后,老太太就不怎么上门了,原本老三家距离老宅最近,两边应该来往频繁,谁知这两边基本上一、两个月的都不来往。
老太太算是看透了,大儿媳跟她的最差,等她老了不能动了,肯定不会孝顺她,再说就算大儿媳愿意孝顺她,老太太也不肯,老太太还害怕一不小心被大儿媳妇给掐死了,那坏包子,心可黑了。
而三儿子心里眼里只有他媳妇,哪还有他老娘的位置,她现在还没要他养老呢,就开始给她脸色看了,老太太难受啊,为了给三儿娶这个识字的媳妇,老叶家这些年攒的的家底都掏空了,当初他媳妇一张口就要四大件,最后叶家买了缝纫机,手表,又给了200块聘金。
这么多钱,娶十个媳妇都够了,可老三不让啊,他就想要识字的,父母拧不过孩子,最后掏空家底才把人娶进门,因为这钱的事,三兄弟都疏远了,平日里也不怎么走动,唉,老太太心里后悔,还不如就娶个普通点的。
如今,就剩下二儿子一家跟她贴心,二儿媳妇也是个好的,最有福气,给他们叶家添枝加叶,为人也敞亮,看得出是个疼孩子的,这样的媳妇儿才得她欢心,家里老头子领两份工钱,钱都在她手里,她想贴补给老二家,至于其他两家,她都不指望了,反过来也甭指望她。
躺在床上的叶双,竖起耳朵收集信息,叶家四周没邻居,所以叶爸叶妈在家里,不需在村里那般,小心翼翼为了避着人小声说话。
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叶双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他们就是她这一世的父母,父亲叫有田,母亲叫小兰,有好多个哥哥,具体几个还不清楚,她名字叫做亲亲,以前是个傻子,长这么大还没出过门。
听到这些,叶双心里松了口气,她运气不错,听得出来,这一世父母仍是个疼孩子的,就在她那个物质丰盛的时代,孩子有残疾的话,很多家庭都会把残疾儿遗弃,更何况是在这种落后的山区,又特别穷苦的人家,能把傻孩子留下来,还养的白白胖胖的,当真是特别难得。
知道原主是个傻子,叶双对于没有接收原主记忆的担忧消散了,天生痴傻的小孩,没有记忆很正常,叶双是南方人,说话自然是带着南方人特有的轻快,而他们说话的口音有点山东味,学到是很容易学,不过不用着急,慢慢来,一点一点改变才不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