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作为华夏老牌985高校,和国外大学输送交换生很正常,而且这次交换生只有八个名额,典型的僧多粥少。
虽然韩国首尔大学,比不上米国那些常青藤高校交换生走俏,但是也有大把的人抱着混资历,为以后获得好大学的交换生打基础。
所以,就算是八个名额争夺也非常激烈。
东南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一万多人,这八个名额分配下来,到大一新生头上,能够有两名都不错了,全校大一新生差不多四千人,争夺这两个名额,想想都觉得不一骑绝尘也忒困难。而且以东南大学的尿性,选拔交换生的条件,硬性指标就是成绩必须拿得出手。
何为拿得出手,至少全系第一名,才有资格在全校所有大一新生站卖出去一千万美金的新闻。
播音站每次播放这条新闻的时候,安静的图书馆,总会引起一阵骚动。
比如说,坐在陈楚良对面的张彪。
播音站才把那条大学生亿万富豪的新闻念完,这家伙就合上书本,唉声叹气:“老五,你说就我们这点智商,读软件工程专业毕业了是不是只能卖个电脑啥的?你看报纸上这位大学生,我们什么时候不说赚一千万美金,就是挣够十万美金,睡觉都能笑醒,和人家没法比啊,智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感慨了两句,张彪老爱拿这事儿鞭策自己,放佛每对比一下,他就被奶了一口,又有看书的动力了。
陈楚良没说话,专心看书,然后问了张彪关于车棚的事儿。自己夸自己没啥意思,这学校播音站也是,一直放这种没有营养的新闻,放放歌多好啊。
再说了,这条新闻,已经在学校里播放了好多天,随处都可以在路上听见,你知道吗,十八岁的亿万富翁,大学生诶,人家为什么就那么牛,这世道还让不让人活?
作为新闻中的主人翁,陈楚良只能听着四面八方的崇拜声音,然后深藏功与名的路过。
有时候,还真应了那句话,自己的孤独无人能懂。
听陈楚良问车棚的事儿,张彪就来气。
在学校选了五个地方作为共享单车的车棚,棚子修好已经在涂宣传语了,不过,张彪话里话外把学校不要脸的一面,说的有些下作。
大概意思是,学校出钱修车棚,整个棚子都以学校的名义,涂满了宣扬诚信美德,奉献爱心的标语,面子都让学校占了去,而他们得到的就只有车棚外面铁柱子上用来让大家自觉掏钱的绿色募捐箱钥匙。
陈楚良笑着说,学校能交出钥匙已经够厚道了,至于面子的事儿,也没啥大不了,毕竟学校也要宣传自己的正面形象,而他们只需要用这个项目赚钱。
赚钱是必须的,但是张彪这家伙来了句,他们做了好事,好歹也要让学校宣传部的记者写两篇报道,在播音站全校播报啊,比如xx学院,xxx同学等等,学校重点表扬。
得,这家伙看来是被大学生亿万富豪感染了,也想体验一波上报纸是什么感觉。
陈楚良懒得说他,继续看书。
又翻看了几页复习资料,放在一边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
有人给他打电话。陈楚良拿起电话一看,本地陌生号码。
他皱着眉头,按了接听键,电话里是个很优美的女声,底子不错,应该是播音科班出生。
“陈先生是吧,我们是汉州日报”
对方话还没说完,陈楚良就抢着说:“对不起,你打错了。”
果然啊,媒体还是找上门来了,这么大的事儿,终究是瞒不住,尤其是汉州最具权威的报纸,只需要查一查zzcn的相关注册信息,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他。
不过,陈楚良对此事,一直都保持抵触情绪。
他不想接受那家报纸的采访,一旦发现有采访电话,统统挂断。
陈楚良把电话放在一边,对面的张彪见他精神不佳,问他啥事儿。
陈楚良摇摇头,说没啥事,继续看书。
只是还没等他静下心来,电话又响了。
陈楚良很想问对方烦不烦?
拿起电话,一看来电显示是陈瑛,并不是那个陌生的号码,他拿着手机,不打扰别人,走到图书馆外面。
“陈姐.”
陈楚良小声回答,这两天太忙,一直没过问对方的情况,警察在她身上没有得到任何线索应该是出来了。
“小弟弟,你在哪儿啊,声音那么小,难道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儿?”
“我的亲姐,我在学校图书馆看书呢,要考试了。”陈楚良特别不习惯陈瑛叫他“小弟弟”,明明不小好不好,不过管她的,叫就叫吧。
那面,陈瑛嘿嘿笑着,挺高兴的样子:“那好,三十分钟后,老姐驾到,找你谈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