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排,但乾隆要‘操’心的事远不止一个计划这么简单。小‘玉’兰要在景山怀胎十月,这难免会被人看出端倪,当然也可以现在秘密送到托付的大臣家里去,但自己平时要去探望,会非常的麻烦。
乾隆撤换掉了小院里原来的宫‘女’,又调了些信的过人服‘侍’小‘玉’兰。同时开始了重修景山建筑的工程。乾隆以寿皇殿年久失修,本身供奉的又是顺治、康熙、雍正的画像,殊为重要为名,这是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而朝议时,内务府营造司的主事却提出,寿皇殿沿用的是明代景山遗留下来的建筑,崇祯又吊死在离此不远的大槐树,无论从皇家风水的角度,还是本朝礼制的考虑,都应该废弃原有建筑,重新踏勘风水,另修宫殿。
乾隆看过奏章,觉得工程量大些,又可以与小‘玉’兰居住的小院距离更远些,自然方便掩藏其的秘密,便顺水推舟的确定下来。但乾隆甚至是那个营造司主事都没有想到,这次的工程,将原本偏向景山东侧的建筑群移到了轴线,而当年姚广孝设计的这种不均衡,是有他的深意的。
营造司主事因为这个奏折,‘私’下里收到一笔可观的贿银,而他也只是以为,增加工程量,增加建设的开支,营造司下的匠户多了收入,下面承接工程的商人自然要给他这个主事一些孝敬,他根本不知道这笔巨额的贿银到底从何而来。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他知道这样的改造会破了满清的风水,又会不收下到手的银子吗?
重建开始之后,乾隆对整个工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三五日便到现场视察,‘弄’得营造司紧张不已,还好,每次圣驾来待不过半个时辰转回了。乾隆以仁孝治国,对敬奉先祖圣像的地方重视些,合情合理。只有乾隆身边的小太监们知道,每次圣驾都不是直接回宫的,而是转去了小‘玉’兰居住的小院。但这件事谁也不敢传出去,牵扯到皇家子嗣秘密的,说错话全是掉脑袋的大罪。
本以为这一切安排好便可大功告成,但谁知道没过半年,宫里又发生了一件惊天的大事。皇长子永璜病死了。说起乾隆立储的事可以说是‘波’云诡异,惊悚非常。
满清一代,因为经历康熙年间“九王争位”的血雨腥风,雍正登基后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即由皇确立继承人,并不公开,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字的小匣子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这样做所有皇子都不清楚继承人是谁,也失去了‘阴’谋攻杵的对象,而所有皇子又觉得自己有机会,会更加发奋进。
乾隆少年时与雍正父皇一道,经历过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惊惧岁月,自然非常赞同父亲的做法。但不曾想,这个制度到了他这里,仿佛变成了一个诅咒。
乾隆与皇后富察氏非常的恩爱,这是满朝皆知的,而他们的儿子,二皇子永涟从降生时,被乾隆定为接班人,名字悬挂在了正大光明匾后。永涟也争气,从小聪慧异常,两岁能,五岁赋诗,大有乾隆少年时的风范。可不曾想,永涟九岁时染了风寒,一命呜呼了。乾隆悲痛非常,追封了永涟定亲王。
还好没几年过去,富察氏又生下了儿子永琮,两人万分欣喜,连忙把永琮确定为继承人。可悲剧再次重演,永琮两岁时因为发天‘花’也死了。富察氏悲痛不已,从此郁郁寡欢,乾隆心疼富察氏,便带她下江南散心,没想到才走到济南,富察氏一病不起,没几天也香消‘玉’殒。这对乾隆的打击无巨大,虽还有几个庶出的儿子,但再也没有心情立储了。
小‘玉’兰的出现,正是在乾隆最落寞的时候。本来乾隆只是因为她长得有些像年轻时的皇太后,戏又唱得好,把她留在宫里是为了哄太后开心。后来接触得多了,反而觉得小‘玉’兰‘性’格有富察氏的影子,给了乾隆莫大的慰藉。当然,这追念亡妻的情节乾隆并没有告诉小‘玉’兰。小‘玉’兰也不清楚贵为天子的乾隆,他的子嗣多半活不过成年。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