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视觉体验,能够让人身临其境。
这台 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摄影机,它所拍摄的场景在ima银幕上满屏呈现,观众可以看到比普通银幕多约40%的画面,且具有超高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真正为观众呈现了难以想象只能感受的观影体验。
弗朗西斯科.福特.科恩带着巨大的三d眼镜,看到这样惊人的画面,他神色复杂,这也叫他终于知道自己拍摄的三d电影为什么不能成功了!
因为自己没有追求极致,为了节省成本,所以拍摄出来的效果远远不能和程晓羽的相提并论,而三d所存在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感官体验放到最大。
坐在台下的斯塔文.贝尔从开始的表情轻松变成了十分严肃,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这样的ima为什么不能成功?”
一个红色的如同放大了的甲壳虫似的机器人被从潜水艇里放了出来,它带着一根长长的控制电缆沉向那艘沉船的残骸。随着话筒里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到机器人邓肯运动的图像。
从电视摄像机里所看到的黑白图像清晰地将这艘邮轮的每一个部分传送到潜艇里。屏幕上,可以看到泰坦尼克号和冰山相撞造成的破残伤口,从右舷的艄尖直到船壳的下方300来英尺的第三锅炉室。
而船头吃水线下张着嘴的一个个大窟窿则是许多锅炉粉碎性冲击所造成的,它们从船中心开始挣脱,撞碎一层层壁舱,最后一个个冲进大海。
“到了,往前往左,往左,往左”随着洛威特的指令,技术员重复着命令,同时操纵着机器人邓肯。机器人准确地按照技术员的指令行动着
镜头里的门框只剩下被锈蚀的残破的雕花门饰,灯光仅能把这残留的部分照亮,仿佛张开的大口中露出几颗牙齿,而门框里面则是黑色的隐秘世界。
在船中里,一件衣服旁边,有一副仅剩一个镜片的眼镜,不知他的主人是否得以幸免于难。
灯光照亮的另一个物件却使人不忍注视,那是一个洋娃娃,它的半个身体被埋在海底的泥沙里。当灯光移动时,由于光线的作用,使人觉得它的眼睛在眨动。令人毛骨悚然。
这样精细真实的画面,带着全体观众似乎真的进入了大西洋底下的泰坦尼克号里面,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真实拍摄,为了做到比记忆中的更好,程晓羽耗资巨大,对每一个细节吹毛求疵。
他要求的不仅仅是真实!还有震撼和美观,因此每一处的分镜构图都是无可挑剔的,复杂又不眼花缭乱,细节丰富而又自然,带着灵气带着严谨,每一秒画面的组成、镜头的对焦、剪辑的衔接全部都让观众觉得自己就在海底仔细观察着这一切。
此刻电影院里的观众,每一个都头皮发麻,程晓羽利用ima拍摄的海底画面,把观众的视觉感受放大到了极致,摄影机采用了昂贵的70mm胶片,其放映出的画面在分辨率上要比普通35mm胶片高10倍以上。
仅仅在这一项上,程晓羽拍摄的泰坦尼克号画面就甩了原版几条街,当然这不是说程晓羽比卡梅隆厉害,而是当下的特效和摄影机技术比记忆中的九七年实在厉害太多了。
短短的十多分钟,观众们就被这部电影的一切所深深的吸引住了,无论是真实美妙的画面,还是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
当老年露丝在大银幕中出人意料的说道:“当然知道,画中的女人是我!”时斯塔文.贝尔就知道如果这部电影后面的灾难画面,能够保持水准的话,即使故事一般,这部电影也必将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功。
他在心里默念道:“难道真的三d和ima的时代真要来了?难道这一次又让他给赌对了?”
带着一点点伤感,带着一些些风的呼啸,带着海浪的声音,全球一万七千多家放映厅里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虽然2d放映厅和3d放映厅的观众感受不如ima放映厅里的这样目瞪口呆身临其境,但依旧是震撼的。
故事才刚刚开始,但观众们已经开始庆幸这部电影足够长了,加上程晓羽所展现的史诗级别的配乐,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称之为极致的享受,几乎可以肯定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一定会火,不少程晓羽的乐迷们已经觉得这是本年度听到过的最好的原声音乐。
夏纱沫如微风般的吟唱以及如泣如诉的苏格兰风笛,简直就是bug级别的配乐,无数人不得不得不感叹程晓羽为什么能这么牛b?
电影拍的好就算了!音乐还弄的这么棒!叫别人怎么活?
观众们的眼睛和耳朵都深深的沉浸入了这部电影,思维已经完全进入了这个电影中的世界,完全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随着老年露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着那艘为全世界称道的“不沉之舟”,在她的背后,屏幕上镜头围着被海水锈蚀的沉船慢慢地移动,透过那巨大的虽然残破不全的船身,仍感到有一种病态的美,当灯光扫过船体时,我们依稀可以看见那3英尺高的金色字母“titani”仍然骄做地在船身上闪烁
渐渐地,幽蓝的海水变得透明了,就像一只神奇的手,抹去了海水的屏障,澄清了眼角的翳霾。时光似乎逆转了,随着视线的清晰,沉船瞬间变得崭新。阳光普照,人声嘈杂
在老年露丝的叙述声里,全体观众跟着镜头回到了84年前1912年4月10日那个晴朗的日子,眼前是即将启航的泰坦尼克号
(谢谢matthe辣条、sp55aa、打爆小鸟的万赏加更,今日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