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大学,除中科院外,应该是目前全华夏internet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了。作为经管学院的实权副院长,赵春君对互联网自然是不陌生的,两年前就开通了电子信箱以便于和世界各地的学者沟通交流。
赵春君不做具体研究工作虽然已经很多年,但还是保持着每周看一篇顶级期刊论文的习惯。时不时的也会写一些评论文章,保持自己的专业敏锐度。
从去年到今年六月,赵春君一直在美国当访问学者。去之前他就知道,这是他要提升的信号。在当今华夏,做学术的如果没有点国外背景,很难在体制中混出头。
在美期间,他和学弟钱映一交流了很多次,劝这个正在当打之年的学弟尽快回国,国内目前急需钱映一这种少壮派学者,清华的管经学院也急需高水平的教师来提升学术水平。他答应钱映一,只要钱映一回清华,就是正教授,两年内提升副院长。
钱映一的犹豫不决让赵春君扼腕不已,现在他的老领导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再过一两年妥妥的正国级领导。他肯定也能水涨船高,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资历能力人品都信得过的人过来帮他,会给他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一到办公室,赵春君习惯性的打开电子信箱,顶头第一封未读邮件就是让他心心念念的好学弟钱映一发来的。
纯英文的邮件对赵春君不会造成丝毫的障碍,邮件里钱映一向他推荐了一篇论文,说是一名华夏在斯坦福的暑期学生写的,并且这个学生这几个月还在美国小有名气,成功创业和投资了一些项目,现在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千万富翁,嗯,是美元。
钱映一在邮件中简要说明了一下张晨论文中的观点,希望和赵春君讨论一下。张晨的论文有理有据,任谁都不会忽视。哪怕是借鉴意义,给自己的学长参考一下也是好的。
赵春君深知这个学弟少年得志,心高气傲。虽然他并没有对这篇论文有太多褒奖,但能给他推荐过来也足以说明够得上优秀的程度。因此赵春君认真的看了起来。
整篇论文并不长,三万字左右,赵春君却看了接近两个小时。
倒不是张晨的论点有什么稀奇,这种唱空东南亚的论调虽不是学界主流,但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不少见。
赵春君看重的是张晨这篇论文中的论据。
大部分预测性的经济学论文,普遍都有一个问题是牵强附会,先有了论点,再来找论据。难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张晨这篇论文其实也是如此,但他写的角度和其他人不同,一方面他列举出了翔实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这篇论文从操作层面一步步论证了如何引发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进而演变成金融风暴和金融危机。
赵春君多年治学经验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