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兰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利主编和杜兰特正坐在下首,听到这话,杜兰特立刻坐不住了:“什么!你!?”

    蒙哥马利主编老辣的制止了杜兰特,他知道自己两人在这帮总部高管面前根本没有反驳之力。

    “怎么!你是哪儿来的臭小子,知道这儿是什么地方么?”出版部总监换了个说话对象,态度立刻傲慢起来。

    那嚣张跋扈的模样,看得杜兰特牙痒痒。

    一帮饭桶!

    彼得奥尔森简直恨不得把眼前这帮反应迟钝的部下们,从楼顶踢下去,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还在这儿互相推诿,浪费时间!

    达芬奇密码上市一个多月,销量热潮却不减反增,一路横扫书籍市场,而且随着翻译版本在海外国家的上市。傻子都能看出这本,已经隐隐有了问鼎美国之王宝座的趋势。

    而就是这样一位超a级别的作家,在登出新书书评之前,自己的公司居然没有收到一风声,这件事本身就颇值得玩味。

    兰登书屋虽然在大洋彼岸的名声不显,但是作为长期以来霸占北美书市占有率首席的霸主级企业,兰登书屋在欧美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极高的声誉。他们不仅一直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同时也给全世界学术界和大众文化带来过不可忽视的影响。

    他们在不仅曾在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这样的顶尖大奖上斩获无数,而且凭借着对大众文化的准确判断,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策划能力。兰登书屋曾把一本本畅销书著作演绎为传奇,让罗斯福总统为其书做广告,求着海关没收其书、以突破美国法律的禁令

    一次次匪夷所思的精妙策划,让无数读者和业内人士拍案叫绝。

    但就是这样一家处处先人一步的先锋企业,如今却被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简直就是在打彼得奥尔森的脸!

    更何况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德国的贝塔斯曼集团开始频频意图恶意收购兰登书屋,这在资本市场上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让彼得奥尔森半年来,每天都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

    “你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三本被我们的对手拿到会怎么样!?”彼得奥尔森拿起桌面上的分析资料说道,他如同狼王般的眼神,强势的盯着众人。

    兰登书屋的高级编辑们,早就已经对发到各大出版社的,希德的新书试阅稿作了详尽的分析,并针对发表在报刊上的名家书评作了总结论语。

    不管是4小时还是迷失和绝望主妇,所有高级编辑都一致认定是a+级的强力畅销书。

    不过这也是废话!

    希德选出来的第一批,全都是风靡一时、独霸一方的超级大作。比如4小时作为一部以动作包力为主题的谍战剧集,在911之后两个月的“严打期”顶风作案,当整个好莱坞都纷纷撤下暴力、血腥、恐怖类电影时。

    24小时逆势播映,却获得了860万的爆红收视率,要知道这是911后两个月的800万收视率,其含金量可想而知。等度过911效应之后,24小时立刻登上千万级收视率宝座。

    而媒体对它的评价更是一片飘红,24小时看似简单的反恐对抗,却蕴含了激烈尖锐的人性抉择,和紧张纷呈到几乎让人窒息的情节设计。在美国剧集界横扫了四十多个大小奖项。

    至于迷失更是被誉为一代神剧,收视率一度超过2000万。

    在迷失之前,科幻剧集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科幻剧本来就要依托于强大的电脑特效才能吸引人,但是电视剧集本身的资金、预算限制,导致它在视觉效果上比不上大投资的电影,平庸的剧本又很难适应美剧的节奏。

    所以科幻剧集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但迷失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禁锢,它几乎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幻美剧的局面,从迷失之后,科幻美剧才开始成为一个正式类别。

    甚至路透社也说:“迷失本身就代表着一个科幻时代。”

    最后的绝望主妇更是不必多说,在以00万的逆天收视率获得开场红后,平均收视率达到070万人。连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劳拉都被其“俘虏”,戏称自己就是一个“绝望的家庭主妇”。甚至连反对它的人,都只能说绝望主妇动摇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观。

    一部剧集就动摇了美国的社会基础?绝望主妇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专业评论家也说绝望主妇是继**都市之后,唯一能与之比肩的女性向剧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