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要学会看账记账。”包拯赶紧为李正解围。
“我一定认真把这些知识学好。”李正心中很是高兴,按包拯的说法,是要将包拯所有的产业都交给李正打理,李正这以后的地位会很高的。
安排好李正和包武两人包拯轻松多了,终于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天长县的事务了。
衙门中每天人来人往,百姓适应了靠衙门来解决纠纷的生活方式,衙役们忙的不可开交,有很多事情还需要包拯亲自解决。
包拯是个外来户与当场的任何人都非亲非故,包拯收拾了天长县的首富,所以也没同他走的很近的富人,最主要的是包拯他不缺钱,来打官司的人用钱收买不了包拯,所以到包拯这里的纠纷都能得到公正的解决。
包拯自己坚持公正办事还不算,同时也在严格要求衙役们不可贪脏枉法。
为此包拯派专人监督衙役们的工作,一旦发现衙役们徇私,等着他们的扣工钱是最轻的,严重的还会直接走人。
当然管理也不能一味的靠高压,还得让这些大小的官吏们有个盼头。
所以包拯在县衙中设立了奖金规则,如果衙役们在一个月里没有犯错误都分得到相应的奖金,如果全年没有犯错将会有年终奖可拿,虽然包拯还没有说年终奖最终的数目,衙役们认为以包大人的大方程度这笔钱绝对不会少。所以衙门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因小失大,因为接受其他人的小恩小贿而丢了奖金,面子上还会很不好看。
一时间百姓对衙门的观感好多了。纷纷称赞天长县这次来了个好知县。
包山是个闲不住的人,到了天长县没几天就将全部心思用到了书院旁的那片田地之上了。
包山按照包拯的想法将田地进行了规划,分成了旱地和水田两部分,雇用了大量的人手开挖沟渠平整土地,为播种做准备。
这期间包拯也没能偷懒,他答应包山准备农具的事他还是不会忘记的。
包拯没办法只好四处寻找工匠,然后又向州府打报告,以县衙的名义成立铁器作坊,生产农具卖给县内的农户,大宋的铁器实行专营制度,如果没有上级的批准包拯做为知县也是不能私自制造的。还好经过上次的事州府对包拯的底细还没弄清楚,在这之前不想得罪他,包拯的申请很快就批了下来。
包拯又在铁器作坊投入了不少钱,用高额的工钱吸引了好几个手艺高强的师傅来作坊里工作,作坊很快就生产出来了各种农具,当然这第一批农具要优先供给包山他们用了。
包山有了农具还不算完,因为包拯先前就吹过牛,要将自家的田地种的比谁都好,让别人看了都要眼馋,这话别人说说也就算了,可包拯说出来就不同了,现在包山完全相信他这个三弟真的可能是文曲星转世,有着神奇的力量,要不然又是做水车,开酒坊,开印书坊,听说在开封还开了一家烟花店,而且每个作坊都有新奇的东西做出来。因此包山相信包拯说能将田地种的比其他人好,包拯就真的有办法实现他所说的话。
因此包拯被包山叫来询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庄稼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