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午时,上门求见的贾清在方守的外书房中见到了方守。
“乡试的考题我已经知晓,你将你第一场的答题思路说与我听听。”
方守治学一丝不苟,但是待人温和。
贾清一向是他的得意弟子,所以见面问安之后,他就直接询问乡试结果。
乡试九天七夜,考三场,重第一场,也就是考经义的那场。所以,方守直接就问第一场。
贾清面对贾政还只是粗略的说了一下,如今方守询问,他自然以最详尽的答卷说与方守听,甚至大多数重要的语句他都全部背与方守聆听。
“不错,你年纪虽小,但我也知你对圣人之言理解的较之大多数儒生都要透彻的多,而且比之那些读了十多甚至几十年书的书生要少了许多迂腐气息。
只是到底还是少了锤炼,论述较为直白了些,被同考官取为一甲的概率不高......
不过,得个二甲还是比较容易的,照样能够被举荐给主考官。
嗯,再给我说说后面两场。
算了,第二场问政,取的就是两年前朝廷与鞑子的战事,比较简单,想来你也不可能在这上面出错。
你直接说说第三场吧,对于富国之论,你有何见解?”
第二场问政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考政界应用文,又是考过去的事,只要脑子没坏,就知道朝廷怎么做的,你就怎么答,基本就没问题了,所以方守说很是简单。
第三场,考策问。
主题:如何使国富民强。
十分宽泛的一个话题。
贾清回方守道:“徒儿策问答卷的主旨为四个字:宽农重商!”
“哦,宽农重商?观倒是很新颖。
只是历朝历代的体制皆为重农抑商,本朝因为太祖皇帝创世初期多得商人之助力,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依旧没有脱离这个体制。
虽无明文规定商人为贱民,但儒教亦是从来轻视商人。
如今你这一个‘重’字,一个弄不好,可能就会成为废卷的!”
方守以一种很客观的方式评判道。
对此,贾清无话可说。
儒教,从来不只是轻视商人,他们轻视除了他们自身之外所有的阶级。
农民:苦哈哈;乡下人;乡巴佬。
武人:猛夫;莽夫;武夫祸国。
更不用说地位更为低下的工匠以及所谓下九流的那些人群了。
当然,贾清是不可能愚蠢的去挑战煌煌儒教的。
“徒儿倒不担心这个问题。
徒儿所言之‘宽农重商’只在于解决如何使得国富民强这个问题,不言体制,只谈经济学问。
宽农,就是大肆减轻农民的赋税。
本朝历代天子优待百姓,农税仅为‘十五税一’。
而我所言,则可减为二十税一,三十税一甚至最后五十税一。
如此,百姓每年将大有结余,以作生养之息。
不出几十年,国朝百姓必将远超如今之富庶,民富则国富。”
方守道:“不然,汝此法不过取朝廷之银以利百姓,民既富,则朝廷薄也!
倘或遇上天灾亦或是战乱,那又将如何是好?
朝廷无银,此为覆国之祸也!”
得亏是方守,如是遇到别的朝中高官,怕是现在就开始抓住贾清猛喷了。
自古以来,谁不知道减赋可以安民?但朝廷用要钱啊,这钱从哪来?
所以,一般开国皇帝都会亲自定下赋税的标准,后世之君不加就很好了,还要减?简直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