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捕头发出一声轻叹。
人群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柳树上枝条绿叶便被拽下不少。
这其实都算好的,文帝时长亭边有一棵柳树,因被著名诗人为友人折柳赠诗而出名,得了个“送别柳”的称号。那诗传遍四海,送别柳遭了殃,没过半月,被人扯光了枝条,成了一根光棍。
自那以后,京中文人学生为了保住这个绝佳的送别一景,就成立了一个护柳社,又称绿社,在神州朝历史中发展了有近百年光景。后来到了景帝年间,这个昔年轰轰烈烈的社团就销声匿迹了。据传闻,此社解散,是因为社团为离别柳而成立,折柳离别之风盛行,男男女女你侬我侬,后来一不小心,发展出了折柳炮,致使社里关系混乱,发生了不少绿帽冲突事件。到后来社内矛盾积压难除,而且越来越大,绿社就分崩离析了。
在那以后,京城外长亭下古道折柳的风景就少了许多,但这毕竟还是文人风情,偶尔也有其他人附庸风雅,这景致还是可以见到的。
不过像今日这样的盛况,就相对很罕见了。
“哦哦,我知道了!他们是在送青龙书院诗词教习韩同!”
“桃花小诗韩同!”
这个人和这个名号,去年青龙灯会伊始,就名扬京城,王川自然知道。那灯会上韩同连出六首桃花小诗,捧出了碧河坊花名妓子小桃花,自此深受花街追捧,而且他在青龙书院里教授诗词,四大才子里以诗词扬名的才子,就是他的学生,其他门生,又有不少进了朝中六部,是以他通过门生故旧,在花街里流连,又与六部大佬勾搭上了,是以此次出京,才有这么多的人物前来相送。
“不过好端端的,韩同当着教习,为什么要出京呢?”
王川忍不住疑问道。
“这事我却知道些内幕,与你们知道,你们可别外传。”
龙捕头嘿嘿一笑,说道,“上个月龙捕头在花街里丢了面子的事,咱们回京以后,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咱们六扇门前几日端了那倚翠楼,听说就有好几个韩同的门生在里面。而且据我所知,那韩同当日其实也在倚翠楼的。倚翠楼在花街里声名不显,没有花名妓子坐镇,是以陪侍韩同的,只能是个姐儿。哼!花名妓子有了名声,都爱端个架子,学良人样,哪有没花名的姐儿们美妙撩人?那韩同平日里都是花名妓子相陪,许久没尝过那些姐儿们了,哪能接得了姐儿们手段?没一会儿就招架不住,拉着那姐儿私下里寻地方去了。他毕竟是风流名人,在花街楼里里还放不开,带那姐儿出去耍子,这才躲过了一劫。”
说到此处,杨总捕顿了一顿,又道:“不过他的门生在六扇门里被咱们撬开了嘴,杨总捕面圣上禀,皇上便知道了。这种烂事,皇上哪能容得下?朝中众臣身居要职,又事关朝廷颜面,不好传将出去,只被罚了数月俸禄,以示警戒,那韩同却不是朝臣,皇上哪会管他死活?如今看来,他是在京城里干不成咯。”
“所以昨晚杨总捕应酬,就是被这群人请去了?今日一早又来这一出,是要给杨总捕难看啊”。
王川回过味来。说到底,这其实是在给杨总捕示威呢。
——看,你爪牙再硬,我们还不是潇洒风流?即使出京远去,也有如此多人相送,还有如此多美艳妓子折柳长亭。你奈我何!
那就怪不得杨总捕脸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