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再想北去汉中又是受阻,起义军四处被围,危如累卵。
自成部义军的六队、祁总管均已降明,自成率孤军东穿巴山山地,直达洛南。后又北越秦岭,想要借道潼关,回陕西重整旗鼓。洪承畴眼看穷寇在手,哪里还肯放过?他一令曹变蛟尾追不舍;二令孙传庭在潼关南塬设下埋伏,张网以待;三令临巩兵备副使黄炯火速驰援孙传庭。双方最后在潼关的南塬展开了决战。
此战便是李自成的义军一战潼关,史为南塬大战。战斗伊始,曹变蛟驱赶自成进入明军南塬伏击圈,起义军四面被围,拼死力战。这是大顺军仅有的人马了,最后就是由这潼关的荒丘,埋葬了大顺军的全部,几乎所有的大顺军都战死于潼关之塬。自成独与刘宗敏、田见秀、李锦、高一功、郝摇旗、刘体纯等十八骑突围,逃往商洛山隐遁。
另有汪元量潼关诗一首恰如其分,这诗更似为此战的亡魂所写。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从此之后的李自成经罗汝才的帮助,重整了旗鼓,还曾再次逃到了四川去投靠张献忠,却又差点被张献忠杀掉,又是罗汝才几经斡旋和帮衬,后来才得以逃脱。此后的李自成转战去了中原,恰逢中原大旱,中原大地已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中原百姓对于崇祯皇帝的口头爱民并不买账,李自成的造反星火因此顷刻间便点燃了中原。
此后,自成号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引得各路义军纷纷前来归附,自成军朝夕间便佣兵数十万。后南渡汉水,改襄阳为襄京,自成称襄王,开府、册封、建衙。再改称新顺王。得军师顾君恩献入关策:“关中,大王桑梓之邦也。百二山河,得天下三分之二。宜先取之,建立基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后向京师,庶几进战退守,万全无失。”
入关策得到了李自成的采纳,然而若要执行入关策就要入关,而这个关自然还是潼关。历史在此时似乎又要重演,死对头孙传庭又在潼关枕戈待旦,积蓄力量准备再次训练出一支强军,然后击败闯王。
孙传庭刚刚也是负罪之身,崇祯皇帝对忠心于大明的臣子但凡发现一点过失便横加指责,不依不饶。而对于拥兵自重的左良‘玉’之流却格外的宽恩,颇显大度之‘色’。从登基到身死,他一生真的是贬官无数,这让前方将士畏首畏尾,而后方的他却胡‘乱’指挥,更是完全不给百姓活路啊。
‘胸’无隋炀帝之智,却重复了隋炀帝之失,此时的崇祯皇帝,无奈于朝中早已无良将可用,大明的优秀将领此时不是阵亡了、就是投降了,剩下的那一部分有名有姓的也大多被崇祯自己给‘弄’死了。整个大明,也许唯有正身陷囹圄的孙传庭和山海关的吴三桂还堪称为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