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以相互兼顾的模式布防,很严谨,针对夜袭而特意布置。
“传令迫击炮阵地,十一点方向,距离八百三十七米,坐标121/134,三发急速射。”
命令传达,迫击炮阵地上一阵忙碌,继而展开急速射。
橘红色的炮弹划破夜幕,精准地砸在小鬼子的迫击炮阵地上,“轰隆隆”爆炸连环。
殉爆,支援夜战的鬼子炮阵地被一举摧毁,鬼子兵无一幸免。
其实小鬼子死得很冤枉,迫击炮阵地设在山坳之中,为什么会被发现呢?
只因炮弹出膛的轨迹被杨关发现,故而用炮击山坡的模式,以阵型集群炮弹弹幕笼罩了整个炮阵地。
小鬼子的炮阵地被毁,鬼子兵失去了重火力支援,唯有用弹幕扫射可疑的区域。
相反袭击分队每三十人一组,已多点突击的方式潜近小鬼子的防线,临近时用手雷轮炸。
手雷同样已集群的模式爆炸,鬼子兵相继被炸成肉沫化为肥料。
面对这种局面,小鬼子没有撤退,也没有发射曳光弹,仅凭布防阵线以火力压制。
但见火力网连片织络,封锁了危险的区域,严密地阻击夜袭分队。
小分队打得很艰苦,不过没有蛮干,尽最大努力不用枪弹反击,除非必要的救援才展开勐烈地反击。
不过小鬼子的构筑了多层防线,夜袭分队仅突破第一道防线,再也难以推进一步。
杨关看得紧蹙眉头,犬养的小鬼子防备得这么严实,显然是针对自己而来,那瘸鬼子一定在山中。
不但如此,小鬼子发疯一般的反击,纯粹的消耗弹药,以及用手雷轮炸危险区域,再也不暴露炮阵地。
算计小鬼子的炮阵地计划落空了,无法打掉鬼子的重火力,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传令收兵,集体后退百米休整,每组留下三人吸引小鬼子的视线。”
灯语传信最及时,士兵们迅速后撤,并预留下三人时不时的投掷手雷,游击作战。
小鬼子以为袭击分队在试探火力点,寻找突破点,顿时展开了勐烈地反击。
只见小鬼子的枪管都打红了,像一根根烧红了的烙铁,不管不顾地展开扫射。
这种情况持续了十五分钟,小鬼子警觉地较少了火力覆盖,反试探,观摩式的反击。
想节省子弹,门都没有,杨关迅速命令士兵潜入,对小鬼子的各个火力点展开突袭。
一轮手雷砸下去,鬼子兵死伤一片,继而展开火力压制,再次转入覆盖式的反击。
当小鬼子增加重火力密度的时候,杨关命令迫击炮精准打击,给予摧毁。
小鬼子疲于应对,死伤惨重,始终不能把握袭击分队的具体位置。
这一夜打下来,小鬼子的损耗很大,伤亡累累,几乎每一个鬼子兵双目通红,无精打采,精疲力尽。
话说小鬼子为什么不发射曳光弹,又为什么不展开包围式的反袭击呢?
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小鬼子难道都傻了吗?
宁死而固守,其中必有蹊跷,杨关也在揣摩为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