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字,都撞到心坎儿上。
好像城城坐在她身旁,在望着她说话。
米易倚在床头,手臂挨着墙,抱着膝盖,在思考着“是否要继续回复”“回的话要说什么好”这样的问题时,手机屏幕上跳出了——
1条新消息:
Night.
米易略有一丝失落,回:
Night.
此时,城城刚刚拿了两把伞,离开家。
她是被室友电话叫醒的,让她来鸡公煲吃宵夜,顺便送伞。城城觉得下雨天在路上走,回短信也不方便,索性回了“night”,结束了闲聊。
鸡公煲就在弄堂口,生意好到爆,有一次凌晨三点,城城想吃宵夜下来,都是半个店坐满了人。这个时间,要不是因为室友提前占了位子,根本不可能有空座。
座位就在门边上,城城把伞放到桌角,挨着墙放好。
随后掏出两个手机,扔到桌上。
“这不是北京的手机吗?怎么开机了?”室友奇怪。
“今天有人找我,”城城拿起筷子,“要弄个新闻发布会,时间紧任务急,怕做不好,想给我做。我需要的联系方式都在北京的号上,没办法,只能开机。”
室友帮着城城挑她最喜欢吃的菜,丢到她碗里。
花菜,鸡毛菜,宽粉条……
“……米饭。”城城望向室友。
“知道了,祖宗,给你要了,”室友好笑,“都说南吃饭,北吃面。你这个北方人可真爱吃米饭。”
“我也觉得自己生错地方了。”城城诚恳地说。
店主送了一碗米饭过来,城城把菜倒在白饭上,埋头吃起来。
“接着说啊。”室友最喜欢听城城说赚钱的事儿。
“就是一个新闻发布会,请八个行业内专家,还要专业领域的名牌大学教授,媒体要到场三十家以上,北京八大报都要有,还要地方台和央视都到。后续要求也很具体:纸媒要一个头版,普通稿子二十篇,电视台画面露出五秒,至少三个频道露出,还有不少要求。记不太清了,”城城用菜拌着饭,四处找着冰镇可乐,发现没有,“……有可乐吗?”
“啊,忘了给你点了,”室友起身,直接去冰柜拿了一罐来,让老板记在账上,给城城打开,递给她,“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有人用可乐刷厕所,刷得特干净?你还敢天天喝吗?”
城城郁闷地看了一眼室友:“吃饭能不说厕所吗?”
“然后呢?为什么找你做?”
城城说:“预算太低,要求太高,包给公司绝对吃不下来,要找个人做。可找不熟的人也不放心。”
“你答应了?”
城城摇头:“我从来不做这个,就让他把PPT发给我,找了几个合作过的媒体经理,谈妥了一个人。我收两成代理费就行了。”
这种事都要一个个去打电话邀人的,诸如——“xx老师,最近有个新闻发布会,您看,您有空吗?”发布会前要一个个去请人来,发布会后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催发稿。
城城就算有这个媒体人脉,也拉不下这个脸去求人。
等把一切搞定,她刚想要继续睡,竟意外地收到了米易的短消息。
也是有缘。
三天后,城城的账户提前到款八万。
媒体经理很感激城城介绍私活,一收到首付款,就先把城城的代理费先付清了,算是表达了诚意,希望以后能多多合作。
趁着有热乎钱,城城第一时间把水电煤气、物业费和未来三个月的房租转账给了室友。等关掉了网上银行,她找到空调遥控器,终于没有心理负担地吹起了空调。
城城查看邮箱的时候,发现电脑右下角的q在跳着。
点开,是米易。
米易:我正好在上电脑课,你在吗?只是好奇地问一句。
城城看了一眼历史时间,这条消息是在三十分钟前发的。
城城:现在在了。
米易:真在?太好了。
城城预估着“小话痨”又要开始兴奋,打开了一集没看完的美剧,准备边看边聊。
果不其然,米易即刻发来了一大段话:我和你说,我今天特别高兴,昨天的英文演讲比赛,全校的比赛,我拿了第一。不过是并列第一……不是唯一的。
城城:你们学校多少人?
米易:啊?我们学校……不知道啊,也没有官方统计过。
城城:预估。
米易:我们这一届三千多,本科大概,一万三吧。不过我不敢说真有这么多。
城城:一万三,能拿第一,不是挺好吗?
米易:又不是一万三都报名了,其实报名的人不多。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就觉得……更高兴了……
城城:[笑脸]
米易:对了,你那个手机号,就是北京的号码还会用吗?
城城:平时都关机。
米易:嗯……是这样的,我每个月有短信套餐,一直用不完,一直觉得超级浪费。你有短信套餐吗?如果也用不完,不如每个月底我们约个时间,一起把它消耗光?
城城:我是月租,没套餐。
米易:啊?你不是用动感地带吗?我身边人全都是用动感。
城城:嗯,不是。
米易:啊,我知道了,你是因为要保留号码,又不想每月扣款,所以没有用套餐是吧?
城城:……嗯。
其实城城一直习惯用月租付手机费,要是充值卡消费,一定会因为忘记充值而停机。况且,她很不喜欢发短消息,对短信套餐这种优惠活动没有任何需求。
米易:你是在忙了吗?那我就不说了。
城城:没。
城城看了一眼聊天记录,发现自己回的很敷衍。
城城:我在看美剧,所以回的少。你套餐用不完,为什么不给爸妈发?
米易:我爸从来不用手机聊天,我妈不会用拼音,五笔又总是拼错字,所以很少聊天。他们的手机也没有短信套餐,一条要一毛,就不常发。
城城看到这个回复,想起米易同学说,米易每月的零花钱是五百。
城城依稀记得自己刚上大学时,班里家境一般的同学就是这个生活费,时隔五年多,再是这个数目好像是少了点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