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还不知道自己要熬一只凶猛的史前巨鹰。比计划中迟来的下雪让他甩着膀子准备做更多的事情。
有时候为了保持进取就不能懈怠,最好把能看到的所有事情都做了。
就以现在的农田水利来说,王川发动部落的人起早贪黑的开田挖渠,然后他便发现农田多了以后,光靠小溪的灌溉可能水量不够,因而他计划在寨子东面的小溪流出的小山坳里,因地制宜弄一个大面积的山塘或者水库,用于蓄水。
这个工作自然也是在下雪前完成比较好的。明年开春就开始农忙,现在没弄好就得再等一年才用得上。如果可以争取早一年,可以多种多少田地,收获多少粮食?
山坳最窄的地方宽不到三十米,从两边山坡上往下挖土,将这个窄口堵上,小山谷里就可以形成一个方圆几百米宽的湖泊。工程难度不大,问题是,下雪前完成要投入多少人呢?
“今晚就讲这个东西:假设还有十天下雪,我们要建的这个堤坝,计划是下面宽20米,上面宽10米,高4米,我们每人能够搬运的土方数是……那么我们应该投入多少人?”
入夜后的议事厅里点着竹子扎的火把,明亮的火光下,一众部落的百夫长十夫长等人坐在地板上听王川讲天书一样讲五六年纪才能学的应用题。他们每人手里都有一块小木板子,只是他们的小木板比孩子用的宽一些,足有两尺大小,以应付这些人蒲扇般的笨手。
不出意外,这些最多才跟着完成业余上学一年的笨学生,让王川收获了一堆狗看星星似的目光。
王川也不能指望这些人能懂这些。但既然自己要算这样的题,拿出来算给大家看看,让大家知道有这么回事,让他们见识一下数学的用途也是好的。就算最后还是没有人懂,那也算是帮他们长见识了。
部落的学校已然开学。在王川的计划里,下雪之后,部落的所有人都要上学。时间跨度就是这个冬天。没有指望部落的人能学会写锦绣文章,但王川希望从中挑选个别智力出众的大人继续深造,让他们成为教师或者加入管理层。同时希望其他人学会一些王川带来的生活用语,认得少数几个字,或者会简单的算数就行。
王川带来的一些语言习惯如果没有进行统一的学习,语言交流上就可能存在障碍。比如,方向上,王川带来了东南西北,时间上分出了上午下午,这时候如果部落里还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那可能就会耽误事情。如果他们对数目还是一点概念没有,就可能出现说去杀五头牛,部落的人却把所有的牛都杀了的问题。
除此之外,管理层作为部落的核心,王川现在把晚上的篝火下的故事改成了夜校,就专为管理层讲课,加强这些人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至于讲什么,王川也没有列相应的课程,或者说来不及备课,基本上是白天遇到什么,晚上就讲这些方面的东西。
学习这些东西自觉为主,王川不考核,但这些十夫长百夫长真的一点进步没有,估计以后王川就不会再提升他们了。
今天王川看完地形准备建堤坝,所以弄出了这个计算工程的应用题出来,但这题目显然涉及的东西太多了。王川就把涉及的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