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桢的死,并未在北京城掀起什么波澜。
正如他绝望之后想的一样,此时死了,换来的只是众人更加坚信他是被皎生光索命而已。
对陈健来说,即便之前做了许多铺垫,这十几人的队伍所获得的评价也仅仅是:虽非贡夷,亦非逆种。
其实这八个字已经颇为难得,只是这十几人想要达成目的也很难。
看上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刚到京城一个月就造成了许多轰动,但这种轰动却未必是好事。
这些人是使者,怎么说也是归礼部和鸿胪寺管。想要受到重视、造成轰动,就必须要把动静搞大点,不然估计这两个部门没心思下大心思。
李朝朝鲜正值新君即位,时间正好赶上了这十几人前往北京。礼部的心思正常更多的是放在朝鲜上,朝鲜的事不仅仅是朝鲜的问题,更是整个天朝体系的问题。
明朝也在争国本,李珲不是嫡长子,如果礼部官员们认同了李珲即位为朝鲜国国王,那本国之内的福王和太子之争就会多出一个可以借用的理由。即便李珲的大哥曾经当过俘虏,可是当过俘虏也未必不能即位,这一点本朝也是有例可依的,又没法在这上面做文章。
可以说礼部此时的心思基本都在这上面,要不是借着彗星和救灾的事,恐怕很难受到重视。
现在把李朝朝鲜的那点风头全抢了过去,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问题也随之出现。
很多人敏锐地察觉到陈建这群人在福建就开始和高等人拉关系了,彗星的事也是高用自己的渠道送到京城的,这事就变得麻烦了。
真正相信彗星是上天警示的,其实没有几个人,只不过是借助这个机会来达成各自的目的罢了。
虽然不信,不代表他们不能认为嘉靖十八年彗星之后召回内官的事不可以用在此时。
税监之类的东西,绝不是什么好现象,只能说是无奈之举,在地方上造成的破坏也的确极大,只不过确实能搂到钱。可如果仅仅是为了能搂到钱,千年文化与制度的积淀又有什么用?蒙元的包税制也能搂到钱,但对社会的破坏恐怕一点不小。
再者,矿监之类做的事,与西班牙在南美采白银的手段多少也有类似之处。也是徭役制度,征发徭役,只不过因为人口极多没有狠到七丁抽一而已,并非是想象中的矿井开采的问题。
采矿是门技术活,太监们想必还没有这样的水平,况且也没有那么多的雇佣的自由劳动力,并非是资本主义形式的,而一旦真有了那么多自由劳动力又要担心造反叛乱,矿工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然而,藩王的土地不能动、士绅的土地是国策,这两者不敢动不能动动不了,也只能琢磨一些旁门左道。
养了几千万的猪羊,三方吸血,有两个吸血是“合法”的,另一种吸血也就会招致反对,实际上都不干净。
若是税监们敢拿士绅开刀,或可称得上大明之柱,然而他们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能力,也只是另一种吸干血肉的寄生虫罢了。
都是寄生虫那也不必谁比谁高尚。
对文官来说,六年前皇帝重病的时候是他们最接近召回矿监税监的机会,可是首辅怂了,导致不了了之。
朋党之争继续,各种怪案频发,等了这么久终于盼到了京城大雨、福建西安地震、彗星降临的机会,这可是整整盼了六年的机会。
可这个机会却被这群人给破坏了,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其实这已经越界了,引起巨大的反弹和反感也是必然的。
本身流传出来的所谓国书上就有很大的问题,大九州的概念也是在挑战意识形态的底线。
如果处理得好,这最多也就是一个夜郎自大可笑至极的小趣事。但要是得罪了人,这就是目中无人不成体制,甚至可以直接驳回的。
陈健很清楚这么写会造成的影响,但他不得不这么写。
一方面他背后还有一群人,要是写成琉球安南朝鲜那样的朝贡表文,自己回国后分分钟被刺杀。另一方面狠病就需要下猛药,他是知道保守势力的顽固的,也根本没准备走上层改良的路子,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保守阶层接受了这个概念,就大有可为。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官员们对于这篇流传出来的所谓国书也是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