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蒲的族姐,在族中排行第二的小娘子,十多年前嫁到琅琊王氏——便是现在的扬州刺史王归远第府上,夫婿乃是王归远第四子,夫妻二人如今正跟在王归远身边侍奉。
崔蒲说他想阿姐了,特地来拜访,道理上让人挑不出错来。只是情理上嘛……这对姐弟年纪相差那么大,只怕连面都没见过吧?
而当崔二娘子接到消息时,她不禁和丈夫面面相觑:“我三十二弟是你叫人请来的?”崔蒲在博陵崔氏整个大族中排行第三十二。
“没有啊!我虽说有这样的想法,可都没来得及行动呢!我正打算拿一粒安宫牛黄丸去让三叔暂且缓上一缓。”
“现在神医都送到门口了,还用什么安宫牛黄丸?赶紧把人请来是正理!”崔二娘连忙便拉着夫婿去想姑舅告知此事。
新唐王朝治下三十多个州,每州一刺史。刺史的主要职务是督察诸侯王、郡守和地方豪强,说白了就是皇帝监视诸侯王动静的耳目。在隶属关系上,刺史受御史中丞统辖,职在司察,和崔蒲不是一个行政系统。
所以虽然王刺史算是崔蒲的上官,但崔蒲并不用逢年过节前来拜望,只按时送来一份节礼就行了。人来得勤了,反而还会被人怀疑有心贿赂督查之人。因此这还是崔蒲第一次上门来拜访。
不过虽然没见过他们,这对小夫妻这一两年的壮举可是人尽皆知,王刺史也不例外。而且刺史府全府上下现在用的也都是慕氏百草厅里的药,比他们以前用的好好得多。因此当得知慕皎皎也来了,王刺史都欣喜不已,赶紧就命王四郎夫妻将他们领了进来。
亲人想见,却是大眼瞪小眼,大家都不熟悉。还好崔二娘子为人热情大方,立马就拉上慕皎皎欢声笑语不断。领着小两口去见长辈,王刺史夫妻俩也是温和慈爱,只是慕皎皎和崔蒲很快就发现他们只是在强颜欢笑。
听完他们的来意,王刺史便颔首:“你说的这件事,我心里自有计较。便是你不来,我也是要叫人给你递一个信去的。不过眼下,我们还有一件事想请你三十二郎媳妇帮个忙。先忙完这个,咱们再谈你的问题不迟。”
请慕皎皎帮忙的,那就只能是治病了。
崔蒲心领神会,连忙看向慕皎皎。慕皎皎便道:“府上可是有人病了?”
“是啊!我三弟从小和我一起长大,他读书不怎么上进,却最听我的话,从我做官起就一直跟着我,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他这个人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喜食甘肥,人又不爱动,时间一长就越来越胖,身上老有些毛病。这些年一直请医用药,病情还算控制得住。结果上次他出去吃饭,尝到一碟扣肉,特别喜欢,回来连吃了几顿,突然新旧毛病就一起发作出来了,如今大夫是束手无策,并说病情危急,必须尽快救治。大家都是亲戚,我也就不说那些虚的。既然三十二郎媳妇你也精通医术,那就请你去帮他看看吧!”
“好啊!”对方说得这么爽快,慕皎皎当即也爽快的答应了。
进了王三老爷房里,慕皎皎便见一个面色通红的五十岁上下男子躺在床上。从他的身形以及症状来看,这个人应该得的是糖尿病。这个时候还是只有高门大户里头的人们才得得起的富贵病。不过因为古代物产不够丰富,这个病情大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像王刺史方才所说,这一口气弄到病危的却是少数。
由此可见,这个人是有多爱吃肥腻甘甜的东西!
王三夫人正守在一旁,听说来着是名满长安的神医娘子,高兴得不得了,连忙就将王三老爷的症状说了一遍:“从三四日前开始,三郎大小便皆不通畅,腹胀胸满,心中烦躁异常,不眠不食,连眼睛都比不上。都已经这么多天了,他现在是发火都没力气了,只能硬挺挺的躺在这里,真是快愁死我们了!”
慕皎皎心里有数了,上前给他把把脉,发现此人脉象沉大有力,舌苔也红降似火,病情的确十分危急。
她想了想,便道:“《史记》载,太仓公曾用火齐汤治一涌疝病人而愈。虽然过去几百年,然书上记载的病症同三老爷现在极其相似,我以为可以借鉴。你们觉得呢?”
“既然是神医娘子你觉得可行的方子,那就尽管用吧!现在我们也没有别的法子了。”王三夫人忙道。
王刺史也颔首表示同意。
慕皎皎便开了一剂火齐汤,叫人赶紧抓药来煎。
煎好了药喂给王三老爷服下。过后不久,就见王三老爷突然大呼腹痛要如厕,王三夫人赶紧就扶着他去了净房。
慕皎皎和王刺史一行人就在外头等着,听着在净房那边伺候的小厮一一过来回报——“三老爷进了净房就开始大便,所下颇多。后来就开始小便,一开始淅淅沥沥的,到后来竟溺出一条似精如脂的东西,都把三老爷给吓到了!”
“是吗?你们把三老爷排出的东西拿来我看看。”慕皎皎便道。
小厮一怔,看王刺史点头了,才转头去告知王三夫人。不多时,王三夫人就亲自捧着一盒子东西过来了。
霎时一股恶臭传来,崔蒲等人纷纷捂住了口鼻。唯有慕皎皎仿佛什么都没有闻到,只带着特制的手套将粪便等物都仔细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