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下令:“将这斯收入狱中,待本帅奏明皇上,再行正法。”立即写了一份奏折,向朝廷上奏。
李揆拿着李光弼的奏折,向唐肃宗上奏:“启奏皇上,李光弼来了奏折,上奏崔众嚣张,不讲礼仪,前线将士,怒火中烧,群情鼎沸,已被光弼下狱,他奏请皇上批准他就地正法。”
唐肃宗说道:“崔众前去交兵,有何罪责?言语上张狂一些,也罪不致死,光弼有何权力杀他?”
李揆说道:“李光弼上奏:‘崔众骄横,惹怒前线将士,光弼欲杀之平愤。’此举是为了稳定军心,从带兵的角度上,是树立军威,统一号令的举措,对治军有好处。”李辅国在旁边说道:“启奏皇上,崔众前去交兵,本是代表朝廷,李光弼虽然是元帅代表的是太原前线的军士,怎能向他跪拜?朝廷对太原这样重视,李光弼不谋向东进兵,抓住叛军内乱的时机出击,却将刀子放到崔众的脖子上。这是在威胁朝廷。臣奏请皇上,令李光弼立即释放崔众,并向其赔礼道歉。”
李揆听了李辅国的上奏之后,觉得那样做,就打击了李光弼,不利于平叛。当即说道:“崔众乃朝廷命官,有罪也应由三司审理,定罪之后,由朝廷惩治。李光弼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这样做,是要争取朝廷的信任。他虽然没有权利杀他,但崔众现在他的军中,如若不准其奏,心中不满,前线不稳。何况崔众乃骈拇枝指,损之无碍大局,事后朝廷可以抚慰其家人。李光弼就不同了,他手握重兵,朝廷平叛还要依靠他。臣奏请皇上依了他,以安其心。”
李辅国说道:“丞相怎能如此纵容边将?崔众再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命官,而且代表朝廷。李光弼这样做不是要朝廷信任,而是向朝廷叫板。此风不能长,如果前线的将官,动不动就要杀朝廷的命官,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唐肃宗觉得李光弼做得太过,应该给他暗示,保护崔众。对两人说道:“崔众的侍御史有些年头了,是否能晋升御史中丞?”
李辅国心领神会,立即说道:“启奏皇上,崔众在御史台兢兢业业,口碑载道。臣早就想举荐他为御史中丞。这次送兵至前线,五千人马一个不损,有功于朝廷。臣奏请皇上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
唐肃宗满意的看了一眼李辅国说道:“准奏,中书省拟旨,派中使刘奉庭前去太原传朕旨意,任命崔众为御使中丞。”
刘奉庭来到李光弼的帅府,他装着不知道崔众被押的事件,进门便大声说道:“崔众何在?出来接旨。”李光弼说道:“崔众傲慢无理,藐视本官,已经被拘押在监”
刘奉庭说道:“皇上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派我来宣读圣旨,请元帅放崔众出监,到堂前领旨。”李光弼大吃一惊,心想朝廷升任崔众为御史中丞,明摆着是认为我处事不当了。此事已经跟崔众结怨,如果让他回到京城,他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随时都能置我死地。只有一不作二不休,将他处死,以绝后患。不正面回答刘奉庭,绷着脸说道:“崔众扰乱军心,已经被关押收监。本帅已经上奏皇上,只等皇上的圣旨到来,就在营前立斩,以畏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