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纶,办事规矩,不是易于之辈。”杨国忠否定了张渐的意见。
窦华说道:“先稳住皇上换相的念头,建议张渐大人担任黄门侍郎,作接替陈希烈侍中官职的准备,由张大人作左丞相,相爷可以高枕无忧了。”
杨国忠想,张渐有才华,作为他的幕僚很好,要是让他一起共事,不一定能驾驭得了。因此说道:“这办法好是好,只是时间太长,其中变故很多,不一定能成功。吏部侍郎韦见素怎么样?你们对他如何平价。”
张渐说道:“韦大人是开元时进士,为人老成持重,与陈希烈性格相似,加上他在丞相手下做事,与丞相有感情。他在朝廷为官多年,吏部侍郎已经干了四年,比吉温有竞争力。”
宋昱说道:“相爷可以试探一下,看韦大人是不是跟你一条心,如果他服从相爷,是最好人选。宰相的人选很重要,但下层官员的情绪也要照顾,五品以下的官员,有的已经十多年没有动了,内心之中甚有怨言,相爷要掌稳朝政,还得靠这些人撑着,调动一下他们的积极性。”
杨国忠点点头说道:“这事皇上已经交待下来了,吏部早就开始了选官。我让韦见素主持,这些天他一直忙过不停,看样子已经差不多了。”
他看了张渐一眼说道:“我明天进宫,推荐张大人为黄门侍郎,让张倚担任御使大夫。张大人作替代陈希烈的准备。”张渐感激不尽。
杨国忠带着陈希烈一起向唐玄宗汇报工作,唐玄宗很满意,放弃了立即更换左丞相的念头。接着杨国忠说道:“安禄山兼职太多,可以去掉他御史大夫的头衔,让黄门侍郎张倚担任御史大夫,翰林院大学士张渐兼任黄门侍郎。”陈希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杨国忠的用意,马上反对:“安禄山保卫边疆,御史大夫是皇上赐给他的头衔,要去掉他的头衔,必须征求他的意见,否则军心不稳。”
杨国忠说道:“安禄山只是一个将军,皇上要去掉他的头衔,用不着和他商量,他本是胡人,放荡不羁,对皇上表面上忠心,实际上拥兵自重,准备谋反。”
唐玄宗说道:“五品以上官员暂且不动,你们要同心协力处理好朝政,一要保持国家的繁荣,二要保证朝廷的稳定。存小异,求大同,不要老是将相不和,窝里斗。”皇帝发话,两人不敢不从,连连应是。
忙碌了几天几夜,韦见素按照要求,终于将提拔官员的人选名单搞出来了,交给杨国忠,并准备汇报其中的细节。杨国忠搜索名单,看过之后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一些资历深的官员有怨言,要照顾一下他们的情绪。你这样搞不行,许多刚刚上任两年的又要升迁,而那些任职十几年的还是不能动,打击了他们。要按资历的深浅排一个表,资历深的优先提拔。”
韦见素说道:“这样做,不符合朝廷的法典,要以政绩为依据。按资历不行,而且也过不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两个关卡,皇上不会同意。”
“我不是说过,现在是非常时期吗?要用非常办法,我是中书令,中书省也同意这样做,置于门下省…,门下省我也有办法对付。”
韦见素说道:“我们的建议名单和资料要先送中书省审核,审核无误之后,交门下省提出反驳意见,我们再对审核和反驳意见进行解答,几进几出之后,才能上奏皇上。单一只讲资历,不问功绩和能力,恐怕不合适。”
杨国忠火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婆婆妈妈的?叫你这样做,你就这样做,其它部门的事,由我去协调,做错了也是我吏部尚书的责任,不需要你侍郎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