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子仪上奏折 常清撤职仙芝守潼关(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盛世风波最新章节!

    对张垍的奏折,唐玄宗比较满意,当即表态:“准奏,中书省拟旨,通告全国,朕与胡羯势不两立,各个军镇、郡、县的节度使、太守、县令,迅速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就地抗击叛军。谁拿到胡羯的人头,封为平安王享受一品官位。任命嗣吴王李祗为河南节度使,总管东线平叛事务,嗣虢王李臣进宫见朕。”宣布之后立即站了起来。在朝堂上坐了两个多时辰,他有些支持不住了。

    高力士立即上前宣布:“退朝,众位大臣有本请到紫辰殿单独上奏。”唐玄宗走后,群臣向殿门拥去。中使刘奉庭走到杨国忠的身边,上前讨好他说道:“高将军让我去传达皇上的口谕,让李巨进宫见驾。”

    李巨是张垍推荐的,杨国忠颇有反感。停下脚步,脸色一正,瞟了他一眼说道:“一个小孩子家,能有多大的作为,用得着这样急匆匆的去吗?张垍上奏抢功,用一个小孩子来抗敌,成得了事吗?”刘奉庭一下子楞住了,不知如何是好?传旨的时候,将杨国忠的话告诉了李巨。李巨见杨国忠是这种态度,拖着没有进宫,等待唐玄宗明确下旨。

    安排了平叛之事后,唐玄宗又与杨贵妃一起在后宫研究韵律。对前线的事不闻不问,似乎又忘记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对朝堂上安排的事情,交由宰相处理,李巨没有觐见也不追问。

    郭子仪的奏折到了兵部,韦见素拿着给杨国忠看。杨国忠说道:“郭子仪要抢功啊。”韦见素说道:“他提的办法很实用,如果让他增援王承业,夺回太原,进攻蓟城,整个形势就会改观了。”

    “形势也没有不好啊,王承业已经止住了叛军西进,还要他郭子仪去干嘛?他是建功心切啊。但是那样反而挫伤了王承业,此事不妥。我们一起向皇上上奏。”杨国忠拿着郭子仪的奏折与韦见素一起进宫。

    递上郭子仪的奏折,杨国忠对唐玄宗说道:“启奏皇上,郭子仪申请带兵到山西夺回太原进攻蓟城,他想抢功。其实,山西有王承业已经够了,只要潼关能够止住安禄山的进攻,叛军自会瓦解。如果从灵武出师到蓟城,兴师动众,浪费钱财,得不偿失。”

    李隆基看了奏折,兴奋的说道:“这郭子仪虽是武进士出身,文采也不错,这奏折的文采并不比封常清逊色多少。他的想法很合朕意,两面夹击,那胡逆插翅难飞,可加速叛军的覆灭,好计策。”

    杨国忠说道:“皇上,突厥的军队正在边疆地区集结,吐蕃人也在虎视眈眈。现在安禄山反叛,这些原来臣服我大唐的周边小国,也想落井下石,要作准备。如果朔方空虚,他们会乘虚而入,长安就危险了。吐蕃人的狼子野心,不能不防,他们在蠢蠢欲动,朔方是防御他们的。安禄山只有十几万人马,朝廷在中原的兵力就接近二十万,加上上党郡的程千里、吕梁山区的王承业和安东副大都护等地的数万之兵,对付叛军已经足够了,臣奏请朔方镇的兵不能动。”

    他不懂军事,看到郭子仪的奏折,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出奇之处,现在皇上说是好计策,他就慌了,马上阻止。

    唐玄宗没有吱声,他很想在短时间内平定叛乱,打仗是有耗费钱财的,时间长了,国库必然空虚,只有增加税收来弥补。那样老百姓的负担就会加重,老百姓苦了,就会对朝廷不满,甚至带来内乱。因此平定叛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