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面。
浮户见到皆是满脸的欢喜。只要是因为这盐田的盐极多,盐多了,他们吃盐自然便不需要那么多钱。
况且,冯梓还要他们浮户收盐,这收盐乃是按照产量计算工钱的。这盐越多,他们收盐所得工钱自然也便越多。
冯梓又等了两天,海边风力强劲,日头猛。眼看着盐田中水要干了,冯梓才让浮户开始收盐。
青壮正在建盐田,这收盐的自是老弱妇孺。只是此时他说让收盐,浮户却没马上动手。一个村长杵着木扒子,说道:“冯郎,这海水眼看便要干了,何不在等一日,等这海水全干了再收?”
冯梓这才明白为何他们不动手。原来是觉得浪费了卤水。
他笑道:“老丈有所不知。这海水若是干透,盐便要与盐田中泥巴黏在一起,收了,盐有泥沙,不妥。如今有少许水,收盐更容易,且不用担心盐中混有泥沙。再则,这卤水也不至于浪费,等收了盐便再灌入海水便可。”
冯梓说着看了一眼东边还面,又说:“如今已是五月,台风随时要来。故此,晒好这次盐之后,便要暂且挟着。这剩下的卤水,若是干了,亦能刮起一层盐。”
浮户在海上飘了数十年,自然知道这福州一代海域也该进入台风季节了。深知冯梓说的没错。有听说这时收盐,盐才是最好。便也不再迟疑,纷纷脱鞋洗净脚下了盐田。
老人孩子拿着新做的木耙子将盐耙成一堆堆,然后年轻妇人则将盐挑到草席中堆放,等晾干了,在装袋。
海盐晒干了自然也是粗盐,其中含有的物质很多。吃着带着苦味。只是那也是无法,若要全部提纯,冯梓做不到。那需要一个系统的工业。但他倒是少量提纯,减少一些矿物,让氯化钠的纯度更高。
冯梓估摸着一亩盐池能晒出三十担盐。
这第一批收的,便有数百亩的盐田。因担心台风随时要来。三个浮户村的妇孺全部出动。挑盐上岸的妇人络绎不绝。
等盐干之后,便被高进带着车队拉回福州。
白素素在福州租了仓库存放。
暂时无法拉走的盐,自然是先在盐田附近存放。因担心下雨,浮户在盐堆上方搭建了棚子。
不过白素素眼看着盐太多,便多寻了骡车,共一百多辆车。每辆车每日两趟,才看看将盐都运走。
冯梓的运盐那么多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人。
最先得知的,是长乐长公主。得知冯梓盐田开始收盐,她便让人看着。后来得知一亩盐田可得三十担盐。面上笑容甚是畅快。如此,朝廷盐政便不再受世家掌控了。
当冯梓第一批盐运抵福州,长乐便遣了柳恒去看,并带了一袋盐返回县公府。
长乐看着袋中粗盐,转身会书房写了一封信,交给心腹:“定要亲手送至圣上手中。”
有了这盐,皇家与世家之争,便有多了一分底气。且大齐盐价也能落下几分了。只是这盐田也瞒不了多久。若是不能及早多在海边晒盐。海边适合晒盐之地定然又要被世家霸占。
若是朝廷能多建些盐田,在下令民间未得许可不得私自晒盐,盐政便能由皇室控制。有了钱,便可建军。皇室军权占优,则世家便再强也要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