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幼蕊脑中一片混沌。
“我家主人近年守墓期满,自要出仕。族中子弟的婚姻,当然也要为此考虑!”小牛,或者现在该称他甲十一,娓娓解释他潜伏在裴幼蕊身侧的来龙去脉,“幽州裴氏虽然不在海内六阀之内,但亦是显赫数朝的望族,而且与刘家同处北地,也算半个邻居。”
“所以家主得知县主的婚事出现变故后,有意为宗子向县主提亲。刘家这一代宗子,就是这回中榜的竞城公子!”
甲十一道,“得知裴大学士携县主您返回故里后,家主便命我设法混入队伍,观察县主的性情为人,与我族宗子是否投契。”
裴幼蕊怔了怔,被欺骗的怒火倒是略略平息了点。
作为裴氏之女,尽管裴家祖上不如刘家显赫,但望族中的常识她也是有的。
名门望族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历数次改朝换代都屹立不倒,对子弟的栽培,当然是重中之重——否则当代主事人再厉害,一旦后继无人,这样的家族也必定湮灭在历史之中,泯然众人。
而一个完整的教养,不可能只是父亲的差使,母亲的参与也必不可少。
所以望族子弟的婚姻,尤其是嫡出子女的婚姻,都非常讲究。
宗子作为下任家主,就更不要讲了——毕竟他的正妻,乃是一族主母!
正常情况下,下任宗子,将由这个女子诞下且教养。
所以刘家怎能不慎重?为此用点小手段,派遣暗卫潜伏到裴家父女身边,打探裴幼蕊的真实性情、为人,虽然有失光明,但对于同样望族出身的裴幼蕊来说,她是能够理解的。
因为当初裴荷为她长兄择妻时,也是再三斟酌,明里暗里的手段都没少用,反复权衡之后方拍板——虽然她那个大嫂对她不算好,但这主要是因为她跟她大嫂统共没见过几回面,感情有限。
且裴荷死之前留下遗命,给女儿那么多东西,在这个普遍认为女儿是外人的世代,她大嫂有意见其实很正常,毕竟她大哥的意见比她大嫂还大呢。
为人妻为人母,她那个大嫂其实还是合格的。
“但你从来没跟我提过刘竞城!”裴幼蕊稳了稳心神,沉声道,“反倒是县马——你没少在我面前说他好话!”
“因为令尊去世之后,家主就打消了提亲的想法。”甲十一的语气依然波澜不惊,“县主请不要误会!家主之所以这么做,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刘家蛰伏多年,刚刚入世,实在不适合贸然卷入风波之中!家主对于县主本身,是非常欣赏的,曾言县主颇具大家风范。”
——裴荷如果没死的话,裴幼蕊对简夷犹跟长兴长公主虽然也有怨恨,但还没到考虑报复的地步,一来无论简夷犹还是长兴长公主,地位之尊贵,都在裴幼蕊之上,她想报复这两位谈何容易?二来裴幼蕊的本性也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难堪跟伤心过后,她也就忍了。
但裴荷死了,还是为了救女儿死在返乡途中:裴幼蕊要是没被悔婚,裴荷根本不会携女返乡,又怎么会罹难?
这么想着的裴幼蕊,对简夷犹跟长兴长公主的怨恨程度,可想而知!
刘家理解她的心情,但作为一个急需重振门楣的大族,他们肯定不想还没重归朝堂,就预订下一位帝后嫡女跟一位帝甥的仇家的身份。
至于说娶了裴幼蕊之后,劝她打消这样的念头?
刘家要的是能栽培下任宗子的主母,有道是父仇不共戴天,裴幼蕊如果这么好劝服,可见要么心性软弱,要么为人凉薄,无论哪一种,刘家都瞧不上的;她要不答应,与刘家之间必生罅隙,如此又怎么会好好辅佐刘竞城?
所以对于刘家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作没有这回事。
“既然我爹去后,刘家家主就不再考虑向我提亲。”裴幼蕊面无表情的问,“那你后来为什么还要跟着我?”
“自然是为了晋国大长公主殿下。”甲十一爽快道,“刘家守墓多年,在朝堂之上的耳目已经凋敝非常!更遑论宫闱之内的消息——晋国大长公主殿下虽然不问朝政,但作为两朝荣宠的金枝玉叶,很多宫禁之中的事情,她都能知道。您是她视同己出的掌上明珠,耳濡目染的,也能打听到很多秘密。我留在您身边,主要就是为家族收集这类消息,所以我是不会害您的,毕竟您要有个三长两短,即使不连累到我,我的差使又该如何完成?”
说到这里,甲十一眼中闪过一抹波动,轻声道,“何况您待我真的很好,我本心也不愿意伤害您。”
“六阀的暗卫,最是忠心不过!”裴幼蕊吐了口气,惨笑道,“你即使感激我,但若刘家要你杀我,你也不会犹豫的,不是吗?!正如你这回骗走我一对白玉金参,将辽州灭门惨案栽赃在我头上一样!”
她摆手止住甲十一要说的话,“你到我身边的目的,我已经知道了!那么,现在说一说辽州的事情吧!”
裴幼蕊神情冰冷,“你说你不会害我——这件事情,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