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案上——
这道圣旨两端的玉轴都已被抽去,原本华美富丽的绢帛,也显得有点凌乱跟狼狈,主要是因为宋卢氏将它缝在衣间。
不,宋卢氏估计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因为上面有部分褶皱的痕迹,已经有些陈旧了,估计代国大长公主当初也是用相同的方法将它藏在了身上。
否则他们一家子落魄之后,流放千里,这中间行李很难不被押送的人过手或窥探。
即使慑于太皇太后还在,不敢公然抢夺,私下乱翻乱看却是难免的。
那样的话,这封圣旨未必能够瞒得滴水不漏。
直到今日,才由宋卢氏揭发出来。
“……当然也可能是存心做旧,目的就是为了针对惜素!”端化帝皱着眉,将怀疑皇后的想法驱出脑海,暗想。
他定了定神,开始观看圣旨的内容,这一看,不只他,连御案附近,趁势跟着一块看的简虚白跟卫皇后,都是一个激灵!
圣旨不长,只说了一件事情:当初端化帝还在东宫时,所谓的韩姬下毒之事,主谋乃是卫皇后!
显嘉帝当时的“沉疴”其实是装病,目的就是为了给端化帝登基扫除障碍,也是为了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端化帝感受一下无人遮风蔽雨的压力,所以卫皇后当时的举动,自然瞒不过他。
只是事后,显嘉帝经过反复思索,却没有像卫皇后当时所惶恐的那样,将这件事情的真相,告诉端化帝。
这并不是显嘉帝决定就此揭过,而是因为显嘉帝知道自己的继承人的性情:端化帝城府不够深,一旦得知此事,哪怕明白卫皇后的本意不是为了谋害亲夫,而是判断失误之后不得已的应对之策,说不得就会与卫皇后生出罅隙——毕竟端化帝当时是真的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
如此很难不影响到当时的钟陵郡王、现在的太子的前途。
而显嘉帝对于皇长孙非常满意,且这位皇长孙又拜在顾韶门下——总而言之,显嘉帝最终把这件事情向端化帝瞒了下来。
但鉴于端化帝的城府不如卫皇后,显嘉帝也担心儿媳妇一次得手之后,习惯成自然。
比如说她住腻了未央宫,想提前去住铭仁宫之类,显嘉帝还是留了个后手,以辖制这个亲自挑选的儿媳妇。
所以就有了这道圣旨。
之所以这道圣旨会交给与端化帝有仇怨的代国大长公主,而不是其他人,比如更受显嘉帝信任的太皇太后与晋国大长公主,说到底也是显嘉帝作为兄长的一番苦心:他知道卫皇后在韩姬之事后,抓住机会,反而与端化帝冰释前嫌,感情更上层楼。
那么留这么道足以威胁卫皇后的圣旨给代国大长公主夫妇,如果有朝一日卫皇后真的对端化帝不利了,代国大长公主拿出圣旨,揭发皇后,等于对端化帝有功,如此可以大大缓和姑侄之间的关系;
如果卫皇后从此一直规规矩矩做她的皇后的话,那么也是给代国大长公主一家子预备条退路:万一端化帝不守承诺,想对小姑姑一家赶尽杀绝,代国大长公主可以凭借这道圣旨,换取卫皇后出面斡旋,劝息端化帝的杀心!
而因为这道圣旨只能威胁卫皇后母子的前途,对端化帝没有什么用处,代国大长公主不到万不得已时,肯定也不会将它公布。
至于说代国大长公主会不会利用这道圣旨,撺掇端化帝的庶子争位……这点显嘉帝也有所防范:这道圣旨用的笔墨,以及玺印的印泥,都是禁中特制。
从落笔之后,十年左右,就会完全消失!
也就是说,这道圣旨其实只能存在十年——显嘉帝驾崩时,端化帝膝下只有两个儿子,年纪都还小。
十年的时间,正常情况下,皇子们的年纪与数目,都还掐不起来的。
即使代国大长公主居心不良,也没有机会。
而如果端化帝十年之间都没对代国大长公主一家算旧账的话,以后再忽然要弄死小姑姑一家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了。
这也是显嘉帝最后为端化帝、为妹妹一家做的了。
“……”看罢圣旨内容后,丹墀上一时间静可闻针。
端化帝足足愣了一柱香功夫,才缓过神来,却没有去看脸色苍白的卫皇后,只是盯着圣旨的方方面面,试图找出伪造的痕迹来。
但,让他失望的是,以他与显嘉帝朝夕相处多年的经验,越看,越觉得这封圣旨……是真的。
显嘉帝的亲笔密旨,无论是笔迹、行文语气、用印……所有的细节,都无懈可击!
“这世上如果还有人能够伪造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先帝遗诏,大约也只有朕自己了!”端化帝心冷如冰的怔坐片刻后,低低的笑出了声,“但朕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皇后,你可有什么对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