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古斋出来,蓝姑姑拎着诓来的二百两银子,手有些发软,墨九却毫无压力地负着双手,领着她们在楚州城里大吃大喝了一顿,一直逛到夜幕降临,方才往河边走。
中元节放河灯,是传统。今儿是七月十四,有的地方,祭祀却已开始。河岸上隐隐传来道士的“祭鬼歌”,怪里怪气的腔调似捏着脖子从喉咙里憋住来的,有些惊悚的效果,可墨九听来十分新鲜。她以前考古,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可实地行走感受,又另有不同。
七月流火,夜晚河堤上的风,入袖已凉。
吹着河风,望向夜空,听着祭鬼歌,墨九竟有些恍惚。
跨越了时空,她如今穿了另一个人的身子,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魂?
同一个苍穹下,茫茫的宇宙中,是否真有平行空间?
前世的她在阴山皇陵,是死了,还是怎样了?
她没了之后,她家的古董店,可怎么办?
最痛苦的是,她费好大工夫从四川弄来的腊肉腊肠还晾晒在阳台上,没有来得及吃。
“姑娘,这世上真有鬼吗?”玫儿是个好奇宝宝,整天各种问题,显然把墨九当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换往常,墨九会逗她两句,可大抵鬼节到了,月亮太圆,人们迫不及待放入河中的一盏盏荷花灯又惹了她的眼,她轻轻一叹,难得正经道:“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
她越正经,玫儿越不当她正经。
“唔”一声,玫儿嘟嘴道:“姑娘又玩笑,玫儿都不懂。”
墨九翻白眼,“意思是,人心里住了鬼,就有鬼。”
玫儿更糊涂了,瞥着她严肃的脸,“哦”一声,换了话题,“那姑娘怕不怕鬼?”
墨九摇头,“鬼有什么可怕?”
玫儿咂舌,“那姑娘说,什么最可怕?”
墨九默了一瞬,回她:“人心。”
玫儿太小,显然不太懂,但她一张尖巧的瓜子脸上却写满了崇拜,她抓住墨九的衣袖,满满依赖的靠着她道:“我娘还活着的时候,常给我讲鬼故事。她说鬼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抓娃娃吃,玫儿便怕得紧,不敢走夜路,不敢睡在灯火照不见的地方……姑娘,你有没有听过鬼故事?”
墨九笑眯眯的,“没,你给讲一个?”
鬼节讲鬼故事有些刺激,也极富挑战,玫儿还没有讲便紧张起来,抓住她袖子,左右四顾着很害怕。
墨九笑了笑,把她带到河堤的一块凸石上坐下,看着人们争先恐后地走到河边,把一盏盏用彩纸扎成的“水灯”放入河里,微微眯起眼,“石头坚硬,阳气最重,鬼便过不来了。讲吧。”
“哦。”玫儿挨她紧紧的,“从前有一个秀才,他赴京赶考,为了省些盘缠,便夜宿荒山,靠在了一座孤坟上头……”
河灯照亮了水面,为夜色中的波光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伴着玫儿的鬼故事,冥纸的味道弥散在了空气里。
“不好,有人掉河了。”
“快,快去看看——”
墨九是来“旅游”的,对什么事儿都感兴趣。她曾说辜二是一个十处打锣九处都在的人,其实她自己才是。听见人群嘈杂,只招呼了蓝姑姑和玫儿一声,便往人多的地方去瞅热闹。
人命永远是世上最令人关注的东西,她到的时候,有一个男子在河里“扑腾”,一些会水的正跳下去施救,其余的好事者,则围在河堤上窃窃私语。
墨九伸长脑袋看着,突听耳侧传来一句,“成贵哥,快看,大少夫人在那里!”
“哈,二爷的法子果然奏效。你几个过去,请大少夫人回府——”
看着一群人朝自己走过来,墨九恨不得把脑袋缩回肚子里。看来萧二郎人品不怎么好,脑子却还够用,不仅探得了她在这里,还用了这样缺德的法子引她出来。
“姑娘,怎么办?”蓝姑姑紧张得声音都颤了。
“王八蛋!”墨九低咒一声,“事不宜迟,我们分头跑,回头在租住的农庄碰头。”
这货胆儿大,倒也不紧张,撒开脚丫子就跑,转瞬就消失在人群中,没了影子。
可她这么一走,蓝姑姑和玫儿却着急了。
“农庄在哪?”
“……不知。”
“呜,你往哪边跑?”
“我……这边。你……那边。”
河灯像一盏盏悬挂在河上的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