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跟着直觉走(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大屏幕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图片,麦金塔处在图片的中心位置,6条线从中心向外辐射,分别连接数码照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DVD播放器、CD随身听、便携摄像机和数字音乐播放器。史蒂夫曾将电脑比喻为“大脑的自行车”,图片进一步延伸了这个观点。史蒂夫解释道,麦金塔可以管理、编辑来自这6种数码设备的所有内容,也能成为储藏库,储藏所有软件更新、音乐、视频文件以及你想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任何内容。这位电脑行业的巴纳姆所描绘的未来显然比盖茨所描绘的未来更加平易近人,在他的描述中,未来如此简单明了、触手可及。苹果承诺推出消费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和掌控的软件与硬件,这就是iTunes中字母“i”的力量,掌控未来的不是微软,也不是苹果,而是消费者。史蒂夫的演讲就是如此摄人心魄。

    就在两天前,盖茨在消费电子展上又一次提到这个话题,他把“消费电子+”换成了“数字客厅”(digital Living groom),微软将展台布置成普通家庭住宅里的一系列房间,但效果并不逼真。在谈到消费者的未来时,盖茨只是夸夸其谈,而史蒂夫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与10年前我在史蒂夫家给两位做联合采访时相比,他们似乎进行了角色互换。

    iTunes问世后,消费者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获取,第一周下载量就达到了27.5万次,虽然与2000万台麦金塔电脑的销售量相比,27.5万次微不足道,但是已经超过了15个月前上市的iMovie的用户数。但有一个问题:在史蒂夫向观众展示的那张辐射图中,除了麦金塔,其他6种数码设备都不是苹果公司生产的。这一现状必须要改变。

    2001年年初,苹果公司高管埃迪·库埃(Eddy Cue)当时还是一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他在开会时向史蒂夫抱怨道,“我们无法做出更好的产品了,我们现在的处境跟1997年相比没改善多少。”“你必须得坚持,”史蒂夫告诉他,“客户会多起来的。”史蒂夫的耐心令人钦佩,不过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坚信,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苹果产品的优越之处。迈入新世纪后,史蒂夫依然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他的公司虽然目前销量稳定,但增幅并不快,苹果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必须是一类全新的产品。

    iTunes的开发让苹果公司自然而然地想到打造便携式数码音乐播放器,越来越多的苹果高管和工程师开始在电脑上听MP3,他们也想要一台类似于索尼随身听的数码播放设备。市场上已有的那些便携式MP3播放器设计不佳,使用不便,并不是说音质不好,而是加载音乐的过程很麻烦,搜索歌曲也比较费事。iTunes能够轻松管理大量音乐,史蒂夫为此深感自豪,但现有硬件设备都无法充分利用iTunes。

    苹果公司高管团队决定,唯一的办法是苹果自己打造一台硬件设备。这一策略将把公司进一步推出舒适区,苹果打造过的唯一一款大众消费电子产品是一台数码照相机。这台照相机是斯卡利执掌苹果公司时期开发的,早就被人遗忘了。自从20世纪70年代史蒂夫和沃兹合作打造了那台非法的用于拨打长途电话的“蓝盒子”后,就再也没有涉足消费电子领域。电脑一直是苹果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苹果公司存在的价值。但苹果团队愿意接受全新的挑战,打造一类完全不同的机器,当时没有一个高管认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能够改变世界,因此这一赌注风险并不高。从他们使用的术语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并不大:很多高管把音乐播放器视为“电脑外围产品”,就像打印机或者无线路由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