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那几个黑衣人多是死于箭矢,当时李昂身上并没有弓箭,杀死那几个黑衣人的,一定是另有其人。”张子康非常肯定地说道。
王忠嗣似是没听到一般,认真地把捷报写完,再审阅一番,这才签上名,然后把门外的小吏叫进来吩咐道:“拿给崔司马署名后,立即发往长安。”
“喏!”
等小吏出去后,王忠嗣才问张子康道:“你私下查过是谁杀死那些黑衣人的吗?”
张子康连忙抱拳答道:“禀大使,我查过了,但是查不到什么蛛丝马迹,那些人应该是暗中跟着李昂的,但事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忠嗣搁下笔,大马金刀地端坐在座椅上,双手成拳拄在大腿上,微皱着双眉,看了一眼张子康后,抬眼没有焦点地看向远方,陷入了沉思之中。李昂的身世迷离,他虽然猜到了一些东西,却不敢下结论,事关重大,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才行。
这次,难道李昂早就知道有人会暗中伏击他不成?
射杀伏击他的合川守捉边军的,真是他暗中的护卫吗?
真的是董延光派合川守捉的边军去伏击李昂的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王忠嗣脑海中掠过,对这些事情,他本来不想过多理会,但现在李昂与董延光之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爆发严重的冲突,甚至是你死我活,作为陇右节度大使,他不能坐视不管了。
李昂官职虽然不高,但如今在陇右,声望之高,从百姓的反应便不难看出,甚至可以说隐隐盖过了他这个节度大使,且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
而董延光是节度副使,在陇右多年,军中有不少将领和他关系密切。
这两个人继续恶斗下去的话。指不定会卷进越来越多的人,王忠嗣无法忍受陇右内部生乱,但这件事要处理清楚,又岂是那么容易?
特别是李昂这个人。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但身上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若不弄清楚,王忠嗣便不敢完全信任他。
恍惚间,王忠嗣不禁想起了开元二十五年四月那件举世震惊的大事来。那一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驸马都尉薛锈突然披甲入宫,武惠妃急报皇帝说太子谋反,随即大明宫被血色染红。
这件宫廷秘辛至今有许多地方隐晦难明,比如李瑛、李瑶、李琚、薛锈四人与武惠妃恶斗已久,身边也有不少谋士,四人难道不清楚披甲入宫是大忌吗?
自太宗玄武门之变开始,大唐的宫阙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鲜血染红,当今皇帝也是靠带甲闯宫诛韦后,乃有天下。对这样的事自然是非常敏感。
李瑛四人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所以,当年李瑛四人到底有没有带甲入宫,王忠嗣是持怀疑态度的。
有人传说是武惠妃派驸马杨洄假传圣旨,骗李瑛四人入宫捉贼,才有四人带甲入宫之事发生;
以皇帝的英明,如果真是杨洄假传圣旨,事后岂会没有一点察觉,又怎么会赐死李瑛四人呢?
或许,皇帝对李瑛早有不满吧。
成年王子抱团本已容易遭忌。何况其中还有一个是太子,皇帝只不过是借带甲入宫这件事,诛杀太子李瑛而已。
但现在又有传说,说皇帝对赐死李瑛已经有后悔之意。
对王忠嗣来说。皇帝对这件事的态度,才是问题的关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