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孩子来干,经过一个下午的安排调整,原本空荡荡的院子,渐渐有了一个工作场所的模样。
以为带过来的都是破好的木料,木匠们的速度很开,到了晚上,每个院子里都保证有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估计明天之后,就能保证每个院子里至少有五张桌子。
除了桌椅板凳,还要有办公用品,笔墨纸砚这些都必不可少,这些事情张三自然不会亲自去干,张三打算今天弄个差不多,明天安排杨大嫂派几个账房过来。
晚上张三回到院子里,本想直接去找杨大嫂,突然看到院子里石宝正代替杨泰指导这些孩子练功,张三上前打了个招呼,石宝最近闲了之后,就开始在庆余堂兼任教师,这两天过的很舒心,见张三问起,他也是非常满意。
张三找到杨大嫂的时候,看到她正在算账,张三跟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杨大嫂笑着说道:“三哥要是想要账房,那可以给报社配五个,但是里面有三个是学校里的孩子,负责做账,两个大人负责协助还有采购。”
张三一愣问道:“怎么用孩子做账?”
杨大嫂一副早知道你要这么问的架势说道:“三哥的数字记账法,只有这些孩子们掌握的最好,而且这些孩子都把加减成熟使用的烂熟于胸,所以算起帐来丝毫不弱于老账房。”
杨大嫂激动的说道:“而且孩子们办事都很用心,算起帐来更是滴水不漏,而且孩子们还会相互验算,防止错误,关键是用着放心,比从外边找的人好用多了。”
张三点头觉得也是,古人可没有现在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而且这些孤儿更懂得感恩,对于张三的搭救更是记在心里,所以这些孩子做账除了欠缺经验之外,其他地方还真的是不错。
加上最近这一批张三将近让八百多个孩子毕业,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张三的心腹,张三也打算把他们用到最重要的地方,账房自然是其中之一。
杨大嫂也不是第一次往外边派出帐房,所以轻车熟路的带着张三来到前院的几间算账屋,开始安排去那边的人选,不一会就抽调完成。
张三看着抽调的五个人,三个孩子看着张三都很激动,张三点头勉励了几句,按照杨大嫂的介绍之所以多配两个年长的账房,一个是为了传授经验,另一个就是负责陪同采购物品。
一开始杨大嫂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小账房往往的得不到卖家的信任,甚至有些商人害怕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是偷家里的钱,不敢卖给他。
无奈之下杨大嫂才采用这种搭配的方式,现在张三的产业一直在增加,作坊、义兴和记、银行、赌场、英雄楼等等产业都需要派驻账房。
一开始这些账房都是从城外招募,但是新来的账房也让人不放心,后来才想到安排一部分学生给他们当助手,一个是协助他们,另一个也是监视。渐渐的杨大嫂发现这些孩子都有独立的做账能力,所以干脆就让孩子也参与进来。甚至有些作坊和市场里孩子反而成了账房的主力或者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