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三十九章:来头大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宗正寺卿何许人也?此人来头可大了,算是当今皇上的爷爷了,名字叫赵临,被封为睿王,曾任过开封知府,大理寺卿,都察院之职,直到老了以后才被原来的太皇太后赏闲职为宗正寺卿。

    这里一向清凉无比,因为发落王公贵族之事本就少之又少,若是平常的伯候之事,也用不着赵临出面,可今日不同,事情一下子牵连到当今天子的两个弟弟,而且是杀人案件,赵临昨日就被府上管家吵醒,听说此事后,一夜都未安宁,次日清晨后立马敢到宗正寺,找了参谋商议此事了。

    他论资格算是赵家的长辈,虽然大宋太祖定下了不得宽待宗室子弟,赵家宗人一向没有什么显眼之处,不过因为他的资历较高,人脉不错,所以大家都很买他的面子,在这宗正寺里极为受人尊重。

    因为牵连甚大,皇帝竟然把卫军派过来围着宗正寺,防止有人捣乱,整个宗正寺内一片凝重,自宗正寺卿、少卿以下的官员皆都是低着头不敢冒失走动和说话,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赵临已经快到古稀之年了,虽说身子有点不太康健,但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直接差人去请开封知府,要会同刑部、大理寺一同审理此案,他的镇定倒让这帮大小官员稳定下来了,毕竟最终审理的又不是宗正寺,何必自忧呢?

    直到把开封知府何介山、刑部侍郎张庆、大理寺卿苏诸庆一起请到了宗正寺,赵临便急急忙忙地把这事情说了出来,听得这几个朝廷要员嘴巴大张,直是不敢相信。

    两个王子不合,导致大打出手,最终端王杀了简王,皇帝龙颜震怒,要求立即彻查,此事说起来极为简单,但是这几个人却要消化一下。

    这庭前几人的商议说了半天也没个注意,本来开封知府算是最有资格审理此案的,可是他这人一向怕事,立马推托过去,说皇族之事不能由开封审理,该由大理寺审理,那苏诸庆立马回声道:“据老夫所知,昔日包拯知开封时,便审理不少皇族之案,何大人身为开封知府,此事按例当由何大人升堂审理,我大理寺只接皇命之差。”

    何介山是何等人物,几十年的官场历练使得他马上就道:“苏大人,依照我大宋律法,我开封府现无府尹,故无皇上批示,也不能接皇族之事,依我看来,刑部掌管全国行政,此事还是由刑部来审理为好,绝对无所顾忌。”

    刑部侍郎张庆,算是朝中重臣了,但是他只有三十来岁,面上微有黑须,看起来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毕竟以他这种年龄进入刑部,以侍郎身份掌管天下刑狱,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羡煞旁人。

    张庆微微一笑道:“若是我刑部审理此案,那皇家的面子就可不好说了,恐怕太后和皇上不会把这差使交给刑部的,不过两位大人放心,刑部虽不参案,亦会提供必要的帮助。”

    他说的必要的帮助自然是指审讯方面的了,有些手段只有刑部可以使用。

    这话其实也是在理,毕竟刑部若是主审此案,那么就代表端王要作为刑部犯人,而刑部犯人皆要通告全国,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这对于皇家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何介山见没法向刑部推托,又转而推向大理寺,说来说去,最后那个老头子赵临咳嗽一声道:“诸位大人,可听老朽之言?”赵临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看着这几个人道:“老朽接了皇上密旨,要秘密审理,但是很奇怪的是此事竟然交给了我宗正寺,圣旨在……”

    他站了起来从袖子里拿出一道黄色纸卷,上面有着皇家的记号和印章,惊得那几人立马跪了起来。

    赵临慢慢念道:“钦闻端王、简王之事,朕心难安,此事乃国之乱、家之丑……以宗正寺卿睿王赵临为密审大臣,主审此案,以刑部侍郎张庆为左副审,开封府知府何介山为右副审,协同审理,以大理寺卿苏诸庆为权理监察使,备查结案,卿等务必竭尽全力,以使此水落石出,钦此。”

    这是一份密旨,故话语很白,几人听完之后喊了一声:“臣领旨。”

    张庆奇怪地道:“皇上此意甚为不明,如此的几府共审也是前所未有,老王爷,皇上到底想要如何审理此案?”

    这个问题不得不问一下,所有审理皇帝钦点的案件都要先揣摩一下圣意,万一到时候出现什么问题也是由皇帝撑腰,也不怕朝廷有人多嘴。

    赵临苦笑道:“实不相瞒,老朽还真是不知道皇上的意思,两个王爷都是皇上的弟弟,如今我等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