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谋诛董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

    故不如赦免袁绍,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

    董卓闻言,深觉有理,随即拜袁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此事今日看来,无异作茧自缚。要知道这关东联军中,有一半是董卓亲自封为郡守的。

    “袁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实不足为惧。董公可遣中郎将徐荣,出兵颍川,直抵河内。”说着,吕布见董卓不解,解释道:“董公诸将,骁勇有余,统兵不足,我观之唯有徐荣,可堪帅才。”

    吕布此言,乃是受了李肃影响,昨日大宴完毕,李肃悄悄给吕布递了字条,让他设法除掉徐荣。

    吕布不知李肃何意,是否是董卓试探之举。但是既然字条之中提到徐荣,自不是无的放矢,徐荣的智略,绝对在其他诸将之上。若不是如此,那李肃的伎俩就太儿戏了。

    董卓闻吕布言,大喜道:“奉先果真帅才,只一日便知我帐下唯有徐荣,堪称智勇双全。”

    董卓用人唯亲,徐荣虽智勇双全,却始终屈居李傕、郭汜之下,但是董卓知道,若论统兵,这两个人绑一起都不是徐荣的对手。

    想着,董卓依策,令徐荣出战攻颍川。同时,董卓恐袁家在洛阳为内应,下令诛杀袁氏一门。

    吕布也算与袁隗有旧,知时却也为之晚也。王允一直在留意吕布,恰见吕布知袁隗身死,面露憾色,命人再请吕布过府。

    吕布入司徒府中,王允迎出门外,然后将吕布引入内堂。内堂之中,唯有王允、吕布二人。

    二人分宾主落座,王允对吕布说道:“我闻灵帝与奉先为友,言必从之。而今董卓祸乱朝纲,奉先何以助纣为虐?

    “别整这些没用的,我知道你要干嘛!吕奉先不给别人当枪使。”说着,吕布直接拒绝了王允,非是吕布对王允有成见,他既要与天争命,有些事情就要悖离正史。

    王允没想到吕布说话如此直接,索性挑明了对吕布说道:“本官非要利用吕将军,只是董卓不除,朝纲不振。奉先若有心匡扶汉室,不如与我痛除此贼。”

    “这事交给我,你别添乱就行了。”吕布说话很不客气,说完随即离开。

    吕布走后,尚书郑功业入内堂,问王允道:“如何?”

    “吕布此人,时难捉摸。”说着,王允无奈摇头道:“他能洞悉我的心思,我却不能猜透他的心思,此人恐不能为我所用。”

    郑功业闻言一笑置之,对王允说道:“吕布此人行为跋扈,难保除董卓后,不想取而代之,我等还是依策行事,以匡扶社稷。”

    王允闻言,无奈叹息道:“既然吕奉先无心与我等为伍,也只好继续我们的部署了。”

    董卓虽然把持朝政,但毕竟他不是皇帝,许多时候还要倚重王允、菜邕等名士。

    这其中,董卓最为倚重的便是王允。虽然朝中迎合董卓之辈不少,但是唯有王允,总能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

    董卓虽然有时对王允此举颇有微词,但王允越是这样,他越是觉得王允与其他迎合之辈不同。

    杨勋是朝中正义之土,自从董卓乱政以来,杨勋从来不虚董卓,每出言必针锋相对。

    杨勋曾与左将军皇甫嵩一起密谋诛杀董卓,后因皇甫嵩升迁,杨勋势力弱小,只得作罢。一次,董卓问王允:“不知谁最适合担任司隶校尉?”

    王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杨勋最合条件。”虽然明知董卓与杨勋之间矛盾很深,但是,出于正义,王允毅然推举了杨勋。

    董卓自是不会启用杨勋,却也没有对王允生疑。王允则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

    王允首先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等人极力向董卓推荐、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

    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掌握一定的地方势力,并且建议董卓,令士孙瑞借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道武关,实则为多路夹击董卓作准备。

    士孙瑞的行动引起了董卓的怀疑,他决定把士孙瑞留在都城。王允听说后,便顺从董卓的意思,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外又擢升杨瓒为尚书,为最后反击董卓作准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