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宪大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再者,士人虽弱,却屡挽设计于将顷。高祖之后,吕氏乱政,便是张良、陈平剪除吕氏。”

    “完了?”赵庶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吕布不好打断,心中却暗暗摇头。吕布见赵庶点头称说完了之后,先给赵庶倒了一杯清水,然后对赵庶说道:“你说的都对,那又怎样?”

    吕布说完,见赵庶一愣,而后又有愠色,向赵庶一摆手道:“家世好,举孝廉入仕,而后凭借同门、同乡、门生、故吏相互提携,在一朝为一高官。

    家事不好,便如先生,寒窗十数载,空有济世只能,却只能为一教书先生。先生没有慨叹过世道不公吗?“

    赵庶闻吕布言,默然答道:“年轻之时,的确有过。今年逾四旬,看淡了。若不是奉先赏识,传道、授业了此残生,也便够了。”

    吕布这一说,赵庶倒是有些泄气,但是他心中豁达,此言语气虽为黯然,但气度还是有的。

    吕布闻言,再问赵庶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皆可入朝为官,而先生的学生,鲜有为官,先生心中还能如此坦荡吗?”

    吕布这一言,算是戳中赵庶痛处了。而此时,恰逢贾诩寻来,闻此言,为吕布叫好道:“奉先真是生得一口好口才啊!”

    “不是口才,而是道理。”说着,吕布示意贾诩坐下,然后对贾诩、赵庶说道:“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乃是底层平民没有晋升之路。高祖刘邦,文治武功,乃为一亭长。张良、陈平乃至韩信何人不是济世之才,若无高祖斩蛇起义,何有那不世之功业?”

    晋升通路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很超前。贾诩、赵庶皆为此所累,闻言深表赞同。

    吕布见此二人连连点头不语,又对他们说道:“再说张良、陈平、韩信,此二人若在朝中为官,秦二世何以落得亡国之君。

    若说帝王昏庸,何人比得先帝。然我与先帝一番畅谈,他便立志做一明君,为政者,身边得有好人啊。然好人都在民间与袁绍、董卓之流为伍,大汉安能不乱?”

    吕布言毕,贾诩虽然赞同,却不得不对吕布道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盛世之下,百姓尚且目不识丁,时逢乱世,若是不以士人为吏用,何人治理天下?

    “所以,我们现在最应该抓的就是教育。”说着,吕布望向赵庶,说道:“所谓的教育,非是四书五经这等圣贤大道。

    其一,认字。百姓目不识丁,我等之过啊。识字乃一根基,若人人识字,政令可通达百倍,百姓亦可自学有术;

    其二,法度。说句不好听的,你等大儒之事,尚且不精与《汉律》,更别说百姓了。百姓不懂《汉律》,犯法而不知,即使仓廪足,又何以知礼节?

    其三,医疗。远得不说,便在并州,还有萨满驱邪治病之说,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其四,耕作。适得其法,事半功倍,不得其法,事倍功半。同样是灾年,为何光武帝耕田,可丰收?

    其五,工事。黄河水患连年不绝,拉个读圣贤书之人,去治理水患,他哪知道如何治理?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若手下有能人,便可一举成功,平步青云,若无能人,实乃祸国殃民!“

    说完这五点,吕布见贾诩、赵庶听得一愣一愣的,吕布又对他二人说道:“所谓术业有专攻,你们口中的一众士人,十有八九只堪教人识字之用,法、医、耕、工四事,谁人做得来?此四样,哪个不比四书五经实际?”

    吕布口中的是,已经突破了贾诩、赵庶二人的认知,孔夫子的门生,自是读书入仕兼济天下,从没想过,士人居然如此不堪,看来这士人,要离开并州的政治舞台了。

    吕布见此二人垂头丧气,对他们说道:“当然,我不是全盘否等士人。其中也有如二位先生般,读圣贤书,却不为其所累。通古达今,为一时英杰。对于此等人物,必须得有合适的晋升通道,无论世家、豪强还是平民一视同仁,能者居之。”

    吕布说完,此二人毛瑟顿开,随即告辞吕布。而这一次,是吕布入大汉后第一次讲了这么多大道理,猛地喝了一口水之后,出门直奔魏家。

    今日宋宪与魏文姬大婚,然宋宪远走塞外,昨日方归。宋宪言道,柯比能之患以解,吕布说什么也要在这大婚之日,送二人一份大礼。

    然而,吕布尚未行至魏家,便见魏家家丁四处焦急奔走。吕布上前询问,顿时哑然。魏文姬居然逃婚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