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东主摇了摇头,笑道:“两万贯!”
王处直和张公庆同时倒吸一口冷气,李小喜则在一旁笑吟吟的喝茶。
义武军所辖易、定二州较为贫瘠,恒州又是战场,每年节度府征收的税赋折算下来,不到八万贯,仅仅修一条路就能获得整个节度府两成半的收益,令王处直和张公庆有些不敢置信。
姚氏东主解释说,如果仅仅是依靠修路来征收过路费,肯定达不到这个地步,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成。其一,义武军不干涉、不察验在官道上通行的商旅,要保证商旅们的人身和货物安全;其二,义武军要通过民间渠道默认与卢龙之间的非战状态,为两镇的民间沟通和来往创造条件。姚氏东主进一步解释,只有这两个条件达成,义武和卢龙之间才能建立起正常的贸易关系,这条官道才能真正“旅客如织、车马如龙”,换言之,以义武的贫瘠,只有依靠卢龙的繁盛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王处直和张公庆都是聪明人,他们敏锐的从姚氏东主的话里抓住了两个关键点。第一,义武贫瘠,如织的旅客和如龙的车马来义武做甚?很显然,是要通过义武前往河东;第二,要达成所谓的“非战状态”,就必须和卢龙节度府取得共识,而所谓的“通过民间渠道”,则是卢龙方面答应,不需要义武公开双方的关系,只需私底下沟通即可,这种做法给了王处直转圜的余地,不至于令义武军在明面上惹怒东平王。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王处直有八分把握,眼前的李小喜和姚氏东主都是卢龙节度府的人,或者说至少得到了卢龙节度府的授意。一个小小的商贾,哪怕是有雄厚财力的商贾,再加上一个同样做生意的李小喜,哪怕做的是护卫生意,可以调动上千名武士,也绝对没有能力来谈这种事关河北格局的大事,对方的底气何在?自然来自卢龙节度府!
一瞬间,王处直的脑海里闪现出四个字——左右逢源!那位素未谋面的卢龙节度使李诚中,竟然给了自己左右逢源的余地!由此可以看出,李节度打通河东通道的决心有多大,李节度抗衡宣武的信心有多强,李节度的胸怀有多广!
姚记东主接着道:“只要王节度答允了某的请求,除了每年向节度府解送两万贯外,某还可雇请节度府的军队,仿照卢龙例,看护官道,一应罚没,由姚记与节度府平分。就如李总的幽燕保安总公司一般。”当下, 又把卢龙各州内正在实行的同类治策介绍一遍。
李小喜也适时插言,将自己的幽燕保安总公司向王处直详述一番,然后道:“义武贫瘠,但卢龙富裕,只需两镇沟通密切,义武凭借独特的位置条件,必可获得丰厚回报。某甚至建议王节度,也可让义武军尝试做做护卫的营生,这条路子很是好走。”
王处直和张公庆双眼相望,默默思索,李小喜继续慢条斯理的喝茶,姚氏东主则在一旁含笑不语,等待王处直的答复。
张公庆问:“姚东主,这官道何时能够修缮?”
姚东主早有成算:“原定州至易县、易县至涞水早有官道,只是无人拾掇,荒废了不少。一旦修起来就会很快,三个月内,某便可保证官道开通。真正需要费工夫的,是扩充道路,某拟扩充至可容三驾马车同时通行,这需要八个月或一年的时间。当然,扩路不影响官道使用,三个月后,便可开通官道,第四个月,某便可以预交头半年的费用,一万贯!”
王处直心中挣扎、纠结了良久,他心知一旦做出这个决定,势必影响到整个河北的势力格局。但,一想到自己除了每年要白白出兵出粮,为宣武封锁河东外,还要定期解送大量军辎到魏州,同时向袁象先赠送礼物后,他最终还是倒在了每年两万贯收益的面前
王处直已经被打动了,最后时刻,他喃喃道:“可招讨行辕的使者怎么办?万一事机不密,袁招讨罪责下来,恐义武担当不起。”
姚记东主从容道:“明日晚间,某欲于河边设宴,邀请王节度和那位使者,只要王节度能将那位使者请来,姚某定可说服使者。”
王处直看着信心满满的姚记东主,好奇的问:“你有把握?”
“与王节度的协议自然不能告知他的,但若是只需让招讨使行辕默认筑桥一事也不难。”
“你的意思是?”
“素闻袁招讨使善为营生,姚某想要和他做一笔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