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德意志崛起之路最新章节!
“水中弹既然如此厉害,那么我们新设计的战舰自然也要防御这种炮弹的攻击,我们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已经采用了比较成功的措施,那就是装甲带倾斜下延。而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也是这样,从主装甲带向下,装甲厚度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削弱,一般在100MM到50MM之间。而除了增加装甲带厚度之外,我们还在内层的隔舱中加入了一些防水钢管来保证战舰的浮力。”艾登继续介绍道。而在水下防御体系内部加上钢管则是参考了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的改进型以及维内托的水下防御体系。
“战舰的动力和电力系统布局我们也进行了优化,整艘战舰一共有三个电机仓,其中2号炮塔和3号炮塔后面各有一个电机仓,两个电机仓已经可以满足战舰的正常需要了,还有一个电机仓在船体中部,可以作为备用。”
“锅炉和轮机舱使用的交替布局,不会造成一发鱼雷或者一发水中弹导致整个轮机舱被毁的情况,4台轮机分成了三个仓,其中负责中间两个传动轴的轮机舱位于三号和四号炮塔之间。另外两个轮机舱和锅炉仓混合布置,采用两排锅炉仓和一个轮机舱一排的部署方式。”艾登介绍道。
“不错的想法。”鲁普雷希特点点头,这套防御系统结合了锅炉仓和轮机舱的交替布局以及德国1战时大名鼎鼎的三层锅炉仓布置,整个防御体系的冗余非常大,以锅炉仓为例,即使一段锅炉仓两边同时被鱼雷命中并且击破的话,中间的锅炉仓依然有很大的概率幸存。
除了鲁普雷希特特意提及的水中弹和水下防御体系之外,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侧舷防御也得到了改善,这一次,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终于使用上了后世鼎鼎大名的重点防御理念,果断的舍弃了炮廊装甲带和部分上层装甲带,但是主装甲带的高度有了空前的提升!算上水上和水下部分,主装甲带高度达到了5.5米,正常装载情况下,水上部分是3.5米的高度,水下部分是2米,然后下部是防雷用的倾斜装甲带。
整条主装甲带的长度达到了全长的55%。船首是150MM轻装甲带加穹甲挡水,后部是250MM矮装甲带加穹甲,一直延伸到船体尾部的舵机。主装甲带采用的是70MM外板加250MM主装甲,倾斜角度是18度。而后部保护传动轴部分的装甲带是50MM外板加上200MM装甲带,倾斜18度,实际上这个厚度用于防御1战英国的炮弹都是足够的。
这艘战舰的主水平装甲依然是90到110MM。基本上不存在可以将其打穿水平弹。炮塔正面装甲加厚到400MM。侧面280MM,顶部150MM。后部200MM。嗯,就这样,以至于整艘战舰的设计蓝图出现之后,海军部惊呼这几乎就是一只覆盖着全身甲的恐龙!
除了主炮主炮之外,巴伐利亚号还装备了16门150MM副炮,分布于战舰两侧的8个双联装炮塔之中。这些炮塔采用了有限防护的模式,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200MM。几乎可以面议13.5寸以下火炮的攻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