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没有去宁波,在台湾海峡的金门岛附近加煤后,直接驶往胶州湾。
因为没有事先通报,舰队进入胶州湾时遭到北洋水师拦截,差点引发一场风波,幸亏里希特霍芬男爵反应及时、处理果断,才没有酿成灾难。李鸿章知道此事之后,严惩了驻守胶州湾的水师总督。
随着远东舰队进驻,帝国海军控制胶州湾成为既成事实。
让冯承乾没有想到的是,提出租借胶州湾的不是专门负责此事的里希特霍芬,而是大清首辅李鸿章。
四月底,冯承乾应邀李鸿章邀请,前往大清帝都。
此时,朝鲜半岛上已是风云际会,大清与日本的战争迫在眉睫。
二月底爆发的农民起义在三月初就已结束,只是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忍受不了苛政的农民再度揭竿而起。冯承乾前往大清帝都的时候,朝鲜农民起义军已经攻占白山,打出了进军京师的旗号。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农民起义军很快就会兵进全州。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那么朝鲜当局已经向大清求援,请求大清出兵帮助平定农民起义。
李鸿章在这个时候请冯承乾过去,显然事关重大。
冯承乾没有空手前去赴会,而是让里希特霍芬男爵提前一天出发,快马加鞭赶往北京搜集消息。
因为在大清的“勘测工作”有功,所以在去年里希特霍芬被德皇封为帝国男爵。
冯承乾赶到大清帝都当晚,里希特霍芬就赶了过来。
“有什么收获?”
“首辅请伯爵前来,确实与朝鲜的事情有关。”
冯承乾点了点头,请男爵坐了下来。虽然在晋封里希特霍芬为男爵这件事上,并非由冯承乾提起,但是里希特霍芬非常清楚,没有冯承乾,德皇根本不可能知道还有他这个远东事务官员。
现在由冯承乾直领远东事务,里希特霍芬自然是尽心尽力。
“朝鲜已经向大清求援,希望大清出兵平定叛乱。”
冯承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与他熟知的历史没有多少区别,看来他的到来,还没有对朝鲜产生影响。
“只是,首辅还在犹豫。”
“犹豫?”
“虽然朝鲜是大清的属国,大清有义务帮助朝鲜平定叛乱,但是早些年,日本逼迫朝鲜签了《江华条约》,公然声称朝鲜是独立国家,把大清排除在外。”里希特霍芬喝了口水,接着说道,“日本还没有表明态度,李鸿章肯定有所担心。如果日本也出兵朝鲜,那么大清与日本兵戎相见就不可避免了。”
“那么,李鸿章请我来的目的是什么?”
“肯定有朝鲜有关,只是李鸿章有什么目的,现在还说不清楚。”
冯承乾笑了笑,知道里希特霍芬不是不清楚,而是在卖关子。
“伯爵,我的意思是……”
“男爵,现在就你我二人,而我派你提前一天赶过来,就是希望获得可靠消息。陛下委托我全权处理远东事务,你也是陛下亲自委派的官员。”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为了维护帝国的利益,为陛下分忧解难,你我应同心协力。男爵想到什么就说吧,不用担心说错话。”
里希特霍芬笑了笑,说道:“很明显,李鸿章想从我们这里获得支持。”
“什么样的支持?”
“以李鸿章的才智,肯定不会奢望我们出兵,而且他把朝鲜看成是大清内部事务,也不会请求我们出兵。”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里希特霍芬的意思。
“如果战争爆发,大清最缺的就是军火。”
“你的意思是……”
“伯爵也许不知道,为了皇太后的六十岁寿诞,大清可花了不少白银啊。”
冯承乾皱起眉头,说道:“也就是说,李鸿章没有多少钱,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获得贷款。”
“或者是赊账购买军火。”
“这可是件大事。”
“那就得看伯爵如何处理了。”
“男爵,你对远东的情况最为了解,你觉得大清获胜的希望有多大?”
“微乎其微,基本上为零。”
“这么肯定?”
“虽然李鸿章励精图治,也干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大清是积重难返,仅他一个人根本无法扭转乾坤。与之相比,日本在维新之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即便国力远不如大清,也未必不是大清的敌手。”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做亏本买卖。”
“伯爵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是吗?”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