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诚见到刘言的第二道旨意,心情沉重,但也只能被迫奉旨,带领骑兵,离开泾水关,前往巴城。
一路上,他都在不断地给刘言写信,他说,如今天气燥热干旱,北汉军已经抢先占据了巴城城外唯一的水源河流,我方援军到达城外郊野时,没有饮水,作战难以持久。
他又称,如果我部覆灭,南汉军队的精锐将会受到沉重打击,将来的战局岌岌可危。
他再次劝谏刘言,现在改变主意,返回泾水关坚守,或者改道出击稽山关还来得及。
他分析了北汉军队目前的分布,认为你不可能抽调到大量的兵力充实稽水关,该关的增兵,可能只是北汉军故布疑阵的一个吓阻动作,未必就真的增加了足够的兵马,若实际开战,我军未必没有机会。
刘言看了雷士诚沿途不断发来的信件,再一次犹豫起来。
(三)
就在这天晚上,太监总管李妙常对刘言进言,说雷士诚这次一再抗命,形迹可疑,纵然没有投敌打算,也有爱惜羽毛,拥兵自保的私心。
他劝说刘言不能瞻前顾后地置至亲骨肉的生死于不顾,让天下冒死追随支持他的豪门士族寒心。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刘言。
太监总管李妙常是从小照料着刘言长大的,在刘言的心目中,地位仅次于父亲。
在刘氏兄弟的权力争斗中,李妙常始终站在刘言一边,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李妙常的劝说终于令刘言不再动摇了。
他再度传旨,严令雷士诚不得再以各种借口违抗王命,不得再放慢进军的速度,务必快速抵达巴城战区,解除巴城之困,歼灭围困巴城的北汉军队。
雷世诚无奈,只得死了劝谏刘言改变主意的这份心,硬着头皮率部继续前进。
当他们到达距离巴城约40里的丘陵区时,沿途看到到处都是嶙峋的怪石和焦干的丘陵,能够生长的草木也只能在极低洼的地带偶然可见。
雷世诚的心中充满了忧闷和不安,对自己和这支军队未来的命运,心中充满了悲凉的哀叹。但他在表面上什么也没有显露出来,沿途不断地鼓舞将士们,尽最大的可能,保持着队伍的士气高昂。
(四)
正如雷士诚所料,他们正在走向北汉军挖好的陷阱。
但你始终记得雷士诚三次不惜得罪刘言为你进言的正直,也记得峒城觐见时他虽然已经对你起了杀心,但却自我克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的君子仁厚,你并不想要他的性命,你很想能让他归降刘申。
于是,你并没有派陈守业来对付雷士诚,而是使用了从北线调回的、雷士诚的老友孙湛明来担任围困、歼灭或者劝降雷士诚部的任务。
你希望孙湛明能够说动雷士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放弃抵抗,投降刘申。
雷士诚如若肯投降刘申,对于南汉朝野将会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心理打击。它必定会感召更多的南汉文臣武将放弃刘言,投靠刘申。这可以极大地加快南线战争的进度,减少双方军民的无谓伤亡。
你迫切地希望雷士诚能够为天下人计,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应大势,善择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