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了。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张超先拽了句兵法,结果李世民脸一沉,“少废话,直接点。”
论兵法,李世民不知道比张超熟悉多少。
那所谓十则围之的话是出自孙子兵法,本意就是我十倍于敌,那就实施围歼。若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若是两倍于敌那就要努力的战胜敌军,若是势均力敌,那就得设法分散各个击破敌人。如果兵力弱于敌人,就得避免作战。
因此,弱小的一方,就得避免死拼固守。
现在洺州城下,唐军战辅加起来有十万,而城中的叛军有三万,不够十倍差不多三多倍的样子。若按兵法,当然是要进攻,但这又不是野外作战,这是攻城战。
攻城战和野外作战又不同,守城的一方有城墙防御,有粮草支撑,理论上是能够防御七倍之敌起码两月以上的强攻,甚至能守半年到一年之久。
李世民手里的兵力有叛军的近五倍,可洺州城却坚固高大,城中粮草也不少,还有许多百姓是支持叛军的,当初就是城中大户打开城门迎接刘黑闼叛军入城的。
洺州城池的坚固,粮草的充足,以及叛军的彪悍,百姓的支持,会让唐军与叛军之间的实力差距缩小许多。
强攻一座这样的坚城,伤亡会很大。
李世民的心里其实已经也同意了将领们的长久围困之计,但就是还想听听张三的意思,想看看以张三的角度如何看待的。
“殿下,叛军如今是瓮中之鳖,牢中之兽。虽洺州城坚,但那不过是叛军的一个大坟墓而已。如今河北其它各地,皆已平定,殿下何不派人招降城中叛军?”
“招降?”
李世民愣了一下。
这个他还真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要招降,刘黑闼与高雅贤等一窦建德余党,犯上作乱,大行不逆,这种人,抄家灭族都死不足惜,为何还要招降他。
“刘黑闼绝不可饶!”李世民恨声道。“必生擒送往长安,斩于闹市县首于城门而示众!”
张超咂咂嘴,“殿下,招降城中叛军和斩杀刘黑闼也并不相违背啊。”
在张超看来,这个时候,叛军孤立无援,成为困兽。若是唐军逼的紧,那他们必然决死一战,渔死网破,做困兽之斗。
兵法也有云,围三阙一。围三阙一,最利害的就是瓦解敌方斗志,也还可以在缺口处再设伏张网。
现在唐军只需要派个使者入城,宣布招降城中叛军,只要他们肯降,那朝廷就赦免他们。不管如何,这个招降令一出,肯定会分化瓦解城中的军心。
并不是所有人跟着刘黑闼起兵真的是为窦建德报仇的,就算他们有些人当初真的是为窦建德鸣不平,但到了此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淡生死,坚持到底呢?
叛军也是人,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妻小,没有人愿意死。
唐军现在胜券在握,完全占据着主动和优势,想围就围想打就打,叛军根本没有希望。一封招降信,说能让叛军的军心士气一泄到底。
就算刘黑闼凭着威望或武力能暂时控制住叛军,但光靠高压是压不住的。
若是叛军真愿降,那就更好了。到时可以遣散普通的叛军士卒,但把刘黑闼等叛军的骨干控制起来。
可以先不杀,关起来,等把河北民心安定好了,等大唐把河北完全掌控了,那个时候,刘黑闼等人还不是想杀就杀想放就放,就算再放了,他们也不可能再翻起浪花来了。
反正不管成不成,一封招降信一个使者,又不花什么本钱。
李世民听了后沉默了一会。
“你说的也对,成与不成,对我军而言都没损失,但却起码能瓦解叛军军心,降低他们士气。”
李世民望着张超,“你菜做的不错,这嘴也挺能说的,我看,不如就派你为招降使者,由你去一趟洺州城,代本王劝降刘黑闼等叛军。”
一听这话,张超吓尿了。
他脸都一下子吓白了,一直以来,他都在避免着冒险。连平时在军营里,晚上睡觉都得穿着绢甲。不是特别安全,绝不会轻易出营房。
可是现在,李世民居然要他孤身入虎穴,去做招降使者。
我的个天啊,我辛辛苦苦给你做了这么一大桌子菜,你就是这样报答我的?
李世民,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我看错你了。
张超这时,真想把那盆干烧鱼子鱼泡里红红的红汤,端起来直接从李世民头顶淋到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