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王爷赐名。”
“姓宋,不如叫宋青书如何,努力读书,将来青云直上,报效君王。”
宋大感激不已,嘴里念叨着宋青书这个新名字。
“走,进府坐坐。”李超很亲切的道。宋青书的父亲摇忙摆说,他来这里,也没想着攀附,只是那天李超听了他的故事后,给了他二十贯钞。后来官府又主动找上门来,接他住进了一栋新房子,说是赵王安排。
他才知道,那个年轻的好心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赵王。儿子回来,告诉父亲县学免了学费,还有了口粮,补贴。儿子跪在地上向他磕头,说自己才知道父亲这些日子出去乞讨供他读书。
爷俩换了身干净衣服,赶来这里要亲自感谢赵王。
到了府中客厅里,两人都有些坐立不安。
李超先是考较了下宋青书的学问,发现学问只能说一般,但想到人家自学成才的经历,也是非常了得了。
“明年的道试你要参加吗?”李超问。
宋青书有些犹豫,参加过了县试后,他知道自己这个秀才多不容易才夺得。也算是对自己的学问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若不是广南籍的读书人少,他肯定是考不上的。
想再考中举人,听怕极难。但不考,自己又不甘心。
“学生肯定要下场考试的,就是才学疏浅,怕是科试都过不了。”
“你身上最难得的还是那颗求学之心,自学到如今,也是非常不易的。我打算带你去京城,推荐你入国子监读书,我建议你明年就暂时不要回来应考,等到三年之后,再回来参加道试。”
去京城,入国子监读书?
宋青书完全没有想过,甚至做梦都不曾有过。甚至当初参加县试,都是壮着胆子一试。
“我····学生····”他已经语无伦次。
李超笑道,“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你可不要错过了,国子监名师大儒汇聚,精英士子云集,你在那里学习三年,肯定能够大有进益。”
“赵王,学生只怕不够资格入国子监,而且,学生放心不下老父。父亲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得照顾他。”
“有孝心。”李超竖起大拇指,这个年轻人,有上进心,难得的还这么有孝心。普通渔家子弟,入国子监几乎是没机会的,李超现在愿意举荐他去,这是多好的机会,他还拒绝。但这拒绝的理由,确实又无话可说。
“你的孝心让我感动,我这呢有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你把父亲一起接到京城就好了。若是你愿意,我还想收你为门下学生,到了京城,你可以安心读书,你父亲肯我肯定安排好的。到时,就让他到我府上居住疗养就好。”
李超是真起了爱才之心,宋青书如今的才学只能说一般,但想想人家从一个渔民到如今,这一步步的奋斗,可谓是胜天半子啊。
这样有上进心,有志气,有毅力,偏偏又品性极佳的寒门子弟,李超收他为徒确实是出于真心,他也想拉这年轻人一把。
宋青书再次被震惊了。
赵王要收他入门墙,要当他的老师,要接他们父子入京?
李超笑道,“你还发什么愣呢,怎么,难道不愿意?”
不愿意?怎么可能不愿意,宋青书只是震住了,以为自己在做白日梦呢。
“愿意,学生愿意。”
“既然愿意,那你还愣在干嘛,给我递茶吧,今天先来个简单的拜师,等回了京,到时再来一个正式的入门仪式。”
宋青书连忙从桌上拿过茶杯,跪下,恭敬的递到李超面前。
李超接过,喝了一口。
“我送你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你的过去,保持你身上的这股拼劲,时刻怀有感恩之心,牢记你父亲为你做的这一切。”
宋青书忍不住热泪都下来了。
“学生永远不会忘记的,母亲对我有生育之恩,父亲则有养育之恩,今日老师更对我有再造之恩。终学生一生,都不敢有片刻忘记。”
旁边的承乾也见证了这一幕,多少贵族勋戚高官想让自己的儿子拜到李超门下,可踏破门槛也没有多少人能挤进来,而今天李超却主动的收了一个渔民做自己的门生。
不是一般的门生,是磕头拜师的正式弟子。
“好了,我叫几个人随你们回去收拾一下,一会搬过来,明天随我一起回京。至于县学这边,我会让人去打个招呼办个手续,把你转到国子监去的。”
宋青书胸中激亢,最终却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只是重重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