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席,但他真跑来爷们这边也没人会赶出去。倒是不少人对着贾政揶揄道:“你家文武双全的小大人竟是来了。”
因对方说的不是什么坏话,再加上贾珠这段时间勤勉好学的好名声,贾政也是难得的和颜悦色。他对贾珠招了招手,示意贾珠过来:“怎么自个儿跑来了。”
贾珠有些头疼,但歪了歪头,一脸稚气的模样说:“都说读过书的就是大人了。男人又何如能在内宅厮混呢。”
众人具是一笑,显然是觉得这样的童言童语分外有趣。如今宁府掌家之人还是贾敬,贾珍也不过才十四五岁的少年模样。
贾珍对着贾珠勾了勾手:“听说珠儿如今习文习武,长进了不少。今儿花朝节开桃花宴,不如珠儿赋诗一首,让大家看看你功课如何。”
贾政生怕贾珠不知天高地厚应下来丢脸,赶忙说道:“他才读了几日书,字都是囫囵吞枣似的认下。更何况说作诗。珍哥儿莫说笑了。”
众人都说贾政读书好,但论起贾家的读书第一人,那自是考过进士贾敬。贾珍虽不爱读书,但也一贯被人奉承着。可如今大家话锋一转,竟是都奉承起贾珠这个毛头小子。这在贾珍看来就难免有些心中不平了。
“政二叔何必如此。不过是自家人饮宴说闹,哪里用得这么认真了。大家都知道珠儿年幼,也不会认真计较的。”贾珍如此说。
贾珍还从怀里摸出一块玉佩,其色晶莹不似凡品。他蹲下对贾珠说:“珠儿试试呗。若是作得出诗来,这块玉就是你的了。”
“上进?京里就不能上进?”贾母一边盘算着,一边面上依旧不依不饶的说:“好端端的为什么把孩子往江南送。京里没书院学堂了吗?”
“这……”贾政不善言辞,停顿了片刻后决定照实说:“江南文风鼎盛,京里确实是不如那边的。总归还是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想呀。”
自从贾代儒家里出了事儿,贾家族学就跟放羊了一样,散散乱乱的并没有什么纪律。突然郑叶领着个小厮到贾珠面前:“珠大爷,大事儿不好啦……”
郑叶是王氏派给贾珠的人,利益来源让他天然的站在二房夫妻这边。听说着贾母要发作二房夫妻,还是拿着贾珠做筏子,为此郑叶就慌了神。
“怎么了?慌慌忙忙的成何体统。”贾珠放下笔,揉了揉眉心。因为周遭并不是适合学习的环境,贾珠这段时间来学里也不过是点个卯,让家里长辈看着放心。
郑叶不过是个下人,并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他听风就是雨的,并不知道其中详细情况。被贾珠这么一问,郑叶也说不出青红皂白出来。他将自己身边的小厮一推:“大爷太看得起小的了。小的笨嘴拙舌,哪里讲得清楚。这个是小的家的姑表兄弟,正好在院子里做些粗使活计,老太太院里之前发声的事儿。他可比小的清楚。”
那小厮是个伶俐的,晓得如今是他长脸的时候。若是表现得好,他日后就能入了珠大爷的眼。咽了咽口水缓解下紧张的情绪,那孩子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