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了,他当然要第一时间把窗给关了。
薛春昭无语,看着小墨,五天前,娘亲要离开宁阳前往芳国的时候,曾来到梅林,看望先生,当时先生就当着他的面,和娘亲提起了小墨小笔的太过于忠心听话的问题,当时娘亲听了后,就立即表示,在关于他身体的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于是,娘亲就当场叫来了小笔小墨,严词命令他们必须好好的照顾。
小墨小笔都是娘亲在来宁阳的路上,买下的官奴,当时,他跟随娘亲一起去了教坊,恰好看到小墨小笔跪在地上哀求着教坊的人不要送他们去楚馆,小墨小笔比他大三岁,生的清秀可爱,又是双胞胎,如果卖去楚馆,教坊肯定能够得一笔大价钱。当时的小墨小笔跪在地上磕头磕得头破血流,教坊的人骂骂咧咧的,就是不放过他们。
他当时不忍,既然来教坊买奴仆,不如就买下他们,娘亲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花了一笔不小的钱,将他们买了下来,签了死契。
或许是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买下的,小墨小笔对他和娘亲都非常感激,或许是因为他们进入教坊的时候才只有几个月大,他们尚未经历过从高居人上跌落泥泞的经历,所以一点点的友好和温暖就让他们感恩戴德。
当然,他们的伶俐和聪明也是非常难得的。薛春昭有时候会想念在上一世曾经短暂做过他仆人的小春,可惜他不知道小春的来历和家乡,当时的小春是意外的来到他的身边,也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再见小春?
说话间,老魏已经来了,老魏五十上下,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有神,就是脸上有一道疤,走路有些瘸,他一见薛春昭,就扑通跪地,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在薛春昭无奈的示意下,才站起来。恭敬的垂手站在一侧。
薛春昭看着老魏,两辈子的魏伯伯都是这样的认死理的人。他怎么说都说不通,便也只能随他去。
薛春昭做事不喜墨迹,简单的寒暄过后,薛春昭就直接说起了义马楼的事,“……快马送货的事就暂且这样安排,魏伯伯,劳烦您统计一下,义马楼里那些个记录在案的人,有哪些人是御马的好手,对宁阳周边城镇又比较熟悉的,另外,派人到重华城那边做快马送货的人,须得劳烦魏伯伯亲自拟定人选,至于快马送货的价格,魏伯伯切记不要订的太高。……”
老魏一边听着,一边严肃的掏出本子和墨笔,快速的记着。
薛春昭看着,心头又有些好笑,又有些说不出的怀念,想起上一世的时候,魏伯伯也是这般的每次与他商议事情,都要记下来。
老魏记完后,薛春昭又嘱咐了一些事,老魏恭敬应着,随后,便小心翼翼的将怀里揣着的一袋东西恭敬的双手递给小墨。
小墨低头检查了一下,才将东西双手呈递给薛春昭。
薛春昭瞥了眼那袋东西,轻叹一声,摇头道,“魏伯伯,这银两我不能收。”
魏伯伯默默的将本子和墨笔放到一边,说着,“那老魏这就带兄弟们离开义马楼。”
薛春昭看着老魏,心头尽是无奈。义马楼是他一手创建,目的便是为追随薛家的这些人寻个安身立命之处,所以他才会分外重视宁阳重华的走廊,因着在当时宁阳尚未归属于庆国前,这条走廊是唯一一条不受舜国官员桎梏的地方,追随薛家的这些人在这条走廊上做个小摊小贩什么的,便不怕会受舜国那些官们的刁难,也可避免受到薛家的牵累。
所以,义马楼,说是一栋做吃食的楼,其实是老魏这些因为残疾离开军营却无处可去,受着薛家供奉的人的一个去处,只是,义马楼只是负责记录到底有哪些人,这些人的境况如何,有什么危急的事可以来义马楼寻求帮助,平常,义马楼就是一栋做吃食,卖吃食的楼。因着义马楼的存在,散落宁阳的诸如老魏的这些人,便慢慢的凝聚起来,薛春昭便趁机安排他们在这宁阳重华的走廊上做着个人擅长的手艺活,诸如吃食,或者卖艺等等。
宁阳重华的这条走廊上素来都是来往舜国庆国的商人必经之路,因着庆国的强硬,舜国在失去了薛家这个边境大杀器后,更加不敢在这条走廊上收“过路费”,连带着,在这天走廊上摆摊做生意也顺畅无比,不怕会遇上那些个贪得无厌的小官来收费。
从一开始,薛春昭做义马楼,就没有想过赚钱的事,他只是想帮薛家的这些旧人,想帮帮上辈子为他们薛家付出一切的老魏等人。
所以,现在,魏伯伯给他上缴这些什么银两,是几个意思啊。
“魏伯伯,外公如果知道我拿了这些钱,他定会责罚我的,魏伯伯忍心看我被责罚吗?”薛春昭说着,露出了几分可怜兮兮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