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教授陶渊明仍旧还在尼山书院教导学子们,看情况,他应该会久呆下去的。今天上午是陶渊明的课,学子们陆陆续续地进入学堂。
陶渊明是踩着开课的钟声踏进去了学堂,他时间把握得非常好。学子们都已经习惯了他的节奏, 有一些人取巧, 就在陶渊明快到达学堂的前一秒匆匆赶到学堂。
何必呢!偷奸耍滑地去学习, 那可学不到知识的。这点郭明月很明白。
为了三年之约,不管如何, 我都不能松懈!马文才总是在跟郭明月较劲。
郭明月一直都是每天天将明就已经起来锻炼,马文才总是睡到晨光洒进宿舍才起床。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两个人都作息时间都差不多了,甚至马文才的学习作息计划都安排得比郭明月满。
郭明月在后山竹林练枪, 马文才就用箭靶练箭;郭明月晨读儒学,马文才便勤练兵法;郭明月在课堂上专注地学习,马文才于其间便踊跃发言……
今天陶渊明的课题是“建安文学”。陶渊明的课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不谈当朝政事。有一段时间,甚至就只欣赏评论春秋文学作品。
从星际电子图书馆里, 郭明月能看见陶渊明流传于世的所有诗篇。郭明月每看陶渊明的诗,都能感受到陶渊明对现实的忧愤、憎恶和不安, 他对人生无常感到焦虑。
也是, 东晋国家贫富差距极其明显,享有特权的士族享受了世俗所提供的种种便利和优越,却不顾国家兴衰,国家命运。老百姓承受着生活的种种苦难,这时,旧礼教制度开始崩溃,九品中正制快失去公信力了,他不是为国家择优选才,而是为士族门阀所操纵着。
而陶渊明也是出身寒门,他的祖上曾经在东晋前期立过大功,掌管过八个州的军事,不过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道已经衰落。
陶渊明为人看不惯官场的逢迎拍马那一套,同时他天性喜好自然,受不了拘束,身后也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自然而然,便与这个官场道别了。
“谈起建安文学,不能忽视的就是曹氏家族,三曹分别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今天我们所讲的,便是他们。”陶渊明道。
“在座的有哪位能诵读出他们的诗篇呢?”陶渊明问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潺潺,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马文才玉石之声“玎珰”响起,他剑眉星目,目光逼人,他诵读出曹操的神,也对,毕竟他也曾被谢道韫谢先生评论“乱世枭雄,治世亦枭雄也”。他估计和曹操有不少共同语言。
“这是曹操的《观沧海》。”马文才紧接着道。
陶渊明看了马文才一眼,满意道:“很好,请坐!”陶渊明继续说,“那么,还有谁能说出来呢。”
祝英台举手,陶渊明示意她,允她发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祝英台娓娓而谈,“这是曹植的七步诗。”
陶渊明道:“可以,请坐!”
一名学子读出了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