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朝,奉元六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河下村是大溪镇一个普通的小村落,村里只有十余户人家,因为在一条河流的下方,所以称作河下村。
突然,一道声音打破了村子的安静。
“安瑞他娘,安瑞他娘,快开门!”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敲着院子的大门。
“来了,来了。”吱呀一声,院子的大门被打开。
不远处端着衣服的顾禾便见自己大伯母出现在门后,之前叫喊的妇人手上一边比划着一边说着话,不知道说了什么,只见大伯母脸上一脸震惊,然后拉着那妇人就进了院子。
门又一次被关上了。
顾家大房与二房在五年前便已经分家,何翠芳也就是顾禾的奶奶跟着长子顾明志,二房顾明孝一家四口分出主家另起门户,二房便是顾禾一家。
因为只有两房儿子,当初家产分得还算公正,只不过因为何翠芳跟着大房,所以大房略多得了一成,另外二房每年需给何翠芳一两银子的赡养费。
自从分家之后两家来往并不怎么亲密,毕竟当初之所以分家是因为一些事情闹得不怎么愉快。
正是因为这样,顾禾见到刚刚这种状况仅仅只是有些好奇便端着衣服回自己家了。
二房只有四口人,顾禾爹顾明孝,顾禾娘夏蓉,哥哥顾文,然后便是顾禾。
然而家中现在只有三口人,因为两年前顾文就出门闯荡了。因为顾禾的爷爷读过一些书,知道认字的重要性,所以家里人认得几个字,因此后辈名字也没有一般乡里人那般土气.
现如今顾禾爹顾明孝白天在镇上打杂工,不管做一天还是半天,也算是家里的一笔主要收入。
顾明孝,夏蓉都是勤快人,家里两年前修整了新房,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还算和顺,不过夏蓉的心却一直都是沉甸甸的。
儿子顾文年满十九,从离家后便没有回来过,要不是有家书寄回来,任谁都会以为出了什么意外。眼看着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归家。
女儿顾禾也是一样,没多久就要过十六岁的生辰了,早已到了嫁人的年纪,可是媒人上门女儿却总有理由拒绝。
夫妻俩一向疼爱这一双儿女,要不然也不会放儿子出门闯荡,自然也做不出逼女儿嫁人的事来。
真真是愁人!
“娘,我回来了!”顾禾推开门走进院子便见她娘正在摘院里栽的青菜,两渠青菜长得绿油油的,已经掐了一大把。
“二妞,快将衣服晾起来吧,今儿天色好,指不定今天能晾干。”夏蓉将手里的青菜放进一旁的篓子里一边嘱咐女儿。
“知道了,娘。”顾禾应了一声便开始晾衣服。
夏蓉见女儿这样更是愁啊,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二妞长得好性子也好,只有他们挑别人的份,可是女儿那里就是不松口,也不知该怎么办!
顾禾却是不知道她娘又在操心她的婚事,手上一边晾着衣服一边想着事情,过了一会终是忍不住看向她娘:“娘,刚刚回来的时候我看见有人找大伯母,像是有什么急事。”
夏蓉听了女儿的话微微皱了皱眉,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表情有些冷淡:“二妞,不关咱家的事就别管。”
夏蓉五官秀丽,很少发脾气,此时冷着脸倒是让顾禾有些惊讶,却是动了动嘴唇没有再说什么。
中午母女俩吃了饭,夏蓉收拾了东西便去镇上了,临走时让顾禾好好看家。
河下村离大溪镇镇上并不远,以她娘的脚程半个时辰就可以走个来回,再加上她娘经常给她爹送饭,所以顾禾并不担心。
将碗筷收拾好洗了,顾禾还没来得及擦手,结果院子里的门就“砰砰砰”的响了起来。
顾禾连忙将手随便在灶台上的布上抹了两把跑去开门。
“来了来了,别敲了。”顾禾嘴上说着一边将门叉推开。
结果一开门竟是见到了她奶奶和大伯母站在门口,顾禾有些诧异嘴上连忙开口叫人:“奶奶,大伯母。”
何翠芳五十多岁的人了,脸上长着皱纹,肤色有些蜡黄,看上去比她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此时穿着半旧的粗布衣裳,一看就知道是庄户人家。
她见开门的是顾禾,伸着颈子往院子里看了看:“你娘人呢?”
张彩玉在一旁站着有些不满,想到自己来的目的心中又有些着急,她瞥了顾禾一眼:“二妞,你这丫头怎么这么不懂事,看奶奶和大伯母站在门口就不知道叫我们进去坐坐!”
张彩玉的颧骨略高,看上去就不好相处,此番这般说话越加显得刻薄。
顾禾听了大伯母的话一愣,她们不是来找她娘的吗?
转眼见奶奶脸上有些不高兴,顾禾只得开口解释:“奶奶,我娘到镇上给我爹送饭去了,现在不在家。”
张彩玉没想到她竟然这么说,当即皱起了眉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