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后来因故,辗转流落到张角手中。
之后,张角得到这道士于吉等人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如获至宝,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的名义,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加上里面的妖言妄语,迷信蛊惑百姓,建立“太平道”,从而传道。张角信奉《太平清领书》,甚至将他所建教派取名“太平道”,也是因为《太平清领书》的缘故,而所谓太平道,便是即行太平之前之义,因为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就连张角自称“大贤良师”,甚至传道时用九节杖、赐予信众符水治病等也都是脱胎于那《太平清领书》的内容。
殿外,马相开始不断阐述着《太平清领书》的各种思想,其中夹杂了一些他们太平道的教义作为解释。不得不说,这《太平清领书》能让太平道一跃成为如今大汉的第一道教,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书里所表现的教义却是十分符合封建王朝中,受剥削严重的底层百姓的思想需求以及生活野望,这也怪不得愿意跟随太平道信道的人有那么多,以至于后来这些人多数都心甘情愿的随张角谋反。
《太平清领书》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即“天人合一”思想;二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为帝王“致太平”勾勒了一个人人向往、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三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怎样修辟谷、食气、养性、房中、占卜、勘舆等修身养性术;四是向人们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五是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
可以说其中的“致太平”,“财产共有、自食其力”以及“平均主义、平等理想”对当时的大汉底层百姓有着什么样的冲击,历代起义只要有了“平均主义、平等理想”,就不怪那些生活困苦的底层百姓要为谋反者卖命了,更何况这还是有一套理论基础的。
甚至于一些肉食者也对这《太平清领书》所提的思想十分认同,因此这才有张角即使有了谋反前科,汉朝的多数统治者依然对其置之不理,甚至于皇帝刘宏也对这本经书赞叹有加,当然了,对这些统治者而言,其中的“平均主义、平等理想”自然是妖言妄语了,最好能够删除才好,所以这本《太平清领书》在现在的大汉若非张角以此传道,不然说不得还是被官府私自收藏而已。
当然了,并不是说《太平清领书》是邪书,其能流传于后世,甚至为无数帝王所推崇,自然可取之处甚多,而张角的太平道只是歪曲《太平清领书》这部经书的本意,为他们的造反找到合适的理论基础思想而已。
不过,张角的成功除了《太平清领书》的缘故,也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致。在建宁、熹平之际,瘟疫“眷顾”着大汉帝国,神州大地上疠疫遍地,已经缺衣少粮的百姓哪里还经受得住,纷纷毙命于疠疫之中,绝家灭户的惨状时有发生。就在百姓的一片哀嚎声中,一个自称“大贤良师”的人出现了,用一部已经自成理论体系的《太平清领书》传道,辅之符水治病的迷信传道方式,给无数深陷黑暗的百姓一丝“曙光”,从而迅速壮大了太平道。
因此,此刻听着马相借着《太平清领书》阐述太平道教义的伏泉,却是有着一种后世看新闻联播的既视感。那马相就像后来天朝收了钱的“五毛党”,不断的吹嘘这他们太平道所想创立的美好世界,偏偏还有一本相传是神人传授的《太平清领书》的理论思想为基础,这有着一套完整的“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体系的理论,自然十分能让人接受和信服,如果不是伏泉知道太平道的未来,此刻听了之后,心中竟然也有一种活在那马相所描述的美好世界该多好的冲动。
只是,很显然,马相说的终归是太平道,历史早已告诉伏泉,太平道是注定将会以悲剧结局的势力,即使他的教义有多么的亲民,可惜终究只是被歪曲叛乱分子所利用而已。
再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终归是要讲完的,伏泉听了一遍,初时还感觉这太平道有些意思,但到后来总听到那马相在不断讲解《太平清领书》经书要义时,总要提及“财产共有、自食其力”、“平均主义、平等理想”这些思想内容,却是渐渐顿觉得无趣的多。
这种东西,对于受限于封建王朝统治的大汉百姓来说十分有新意,甚至令他们心情澎湃,憧憬为之奋斗。但对于伏泉这个从后世而来见过太过这类理论知识的优良少年来说,却是无甚出奇,别的不说,便是他后世上学时,各种政治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不断由应试教育洗脑,再听这个千年前根本也不算完善的,只有一套普通的说辞的舆论洗脑,真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当然,这东西对伏泉没用,但对这时候的大汉百姓来说却是够了,而对这此时听道的五斗米道一众道士道姑来说,即使他们已经有人听过不少次太平道的讲道,也依然是面露惊异不已。
就在伏泉感到百般无聊之际,也不知那马相如何讲的,却是听到他突然大喝一声道:“推翻大汉,以造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