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而夏太宗竟然下旨为亲弟弟和妻弟两个赐婚了,虽然不少的人都私底下说皇帝这是为了防止皇亲国戚窃权,但是夏太宗毫不在意,还说此为少数人的天性,若真的同女子成婚非但不能结秦晋之好,反而多方痛苦。
还说若有妻室发现丈夫为断袖者,和离不但可以带走嫁妆还可以带走儿女,可惜果决者甚少,毕竟自武皇后女子已经被压迫了千年,大多数女子还是愿意粉饰太平,反而觉得这样更好,反正男的又生不出孩子来,不影响孩子的继承。
尤其是在皇帝封亲弟为忠顺王,并世袭罔替后,悄悄盛起了男风。帝后知道也无奈,毕竟如忠顺王一样敢娶男妻的是少数,世人对香火传承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
再来说忠顺王的那个世袭罔替,可没少被人说太宗假惺惺,都断袖了还哪来的替。太宗听闻后立刻着手嗣子一事,不过愿者甚少,谁愿意顶个王位却是绝后的命。
任谁也没想到最后站出来的是皇长子,说自己只会打仗不会治国,接替了忠顺王刚好,到时候让下任皇帝给他找个送终的就行,帝后虽说被儿子惊了一下,思考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只是没想到亲叔叔还在,皇长子却英年早逝,虽说国已立,但是边陲不宁,皇长子一心扑在战场上,积劳成疾又旧疾复发,这才撒手人寰。帝后自是悲恸,就是忠顺王夫夫两个也大病了一场,也相继亡故。
而太宗为了弟弟和儿子有摔盆的孝子贤孙,便征求了次子的意思将次孙过继了。待太宗驾崩,惠祖继任时,忠顺王都第三代了,可惜惠祖过继出去的二儿子长大后没有娶妻,养了一堆的小妾,却不敢生子,只能纵情声色导致早亡。
其实惠祖的二儿子确实懦弱了些,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忠顺王是不准生子的,所以才把自己憋屈死了,也是因为他的逝去在,众人才认为忠顺王只能过继嗣子来继承,成了专坑皇子的王位。
而惠祖因为哥哥英年早逝,成了铁板钉钉的下任皇帝,所以在性格上有些一言难尽。让夏恒来说就是有些汤姆苏,所以太宗才会给儿子选了个强势的王妃,所以说太宗的胸襟很让人佩服,他根本不怕王妃身份变了后来个垂帘听政。
因此王妃对帝后那叫一个孺慕,就是许久不曾开怀,不过婚姻就是一物降一物,惠祖倒是一点没在意,还是王妃选了四个好生养的,因此惠祖登基为帝总算有儿子充场面了。
虽说惠祖不如□□专情,但是对充盈后宫也是秉着无所谓的态度,他可是听爹娘话的好宝宝,知道自己性格会被人利用,也就守着皇后和四个妃子过日子,其中一个虽然没有生育,但皇后也没打压,一同封了妃。
前面说过惠祖过继的二儿子抑郁而亡,惠祖也暂时歇了过继的心,剩下的两个儿子就开始了内耗,都想着把对方过继到忠顺王府里,连带着两个妃子都斗成了乌鸡眼。
而争斗总会分出个胜负来,所以惠祖就剩下义忠亲王一个儿子了。而义忠亲王长到十五岁,忽然皇后就生了嫡子,也就是当今圣上,这个心理落差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宫变。
让一个认定自己是皇帝的人忽然被截了胡,谁受得了,也就是惠祖的性格给了义忠亲王的误导,惠祖可没因为另一个儿子的死亡怪罪过义忠亲王,就是那个妃子也只是冷了起来。
所以义忠亲王还想过要是嫡子昏庸无能,他还是有机会的,没想到皇后不愧是太宗亲自选的,生个儿子也是聪慧异常。于是义忠亲王就开始暗中培植势力,想着待羽翼壮大就逼宫,还幻想过要是惠祖传位,他就解散依附的党羽。
可惜不是任何人都像惠祖这样汤姆苏的,为了从龙之功,底下的人可没少撺掇义忠亲王,尤其是惠祖宣布在当今的及冠礼上册封太子时,才会导致义忠亲王的孤注一掷。
结果自是不必多言,被囚禁于府的义忠亲王自焚了,当今圣上也失去了父皇和母后,就剩了一个现在的忠顺王,而今圣上已在位近二十年了,要不是家里出了丧事,说不定国公府还会被召进宫祭拜呢!
不过对于夏恒来说祭拜太宗是轮不到他的,也就老太太和贾代善能有这个资格,所以太太暗示贾娴死的不是时候的话他就不予置评了。
对此,夏恒除了震惊就是痛恨,说什么真爱,说什么原配已经配不上人丈夫了。他呸,在人丈夫飞黄腾达之前怎么不说真爱了,看到的还不是口袋里那俩钱吗?